【記者邱竟瑋/南竿報導】「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案頭之文章。」人可以不讀詩,也可以不欣賞表演或名畫,但不可能看不到建築;對漢寶德而言,建築則是地上的文章,建築的思考並不僅限於建築,並且延伸至藝術、文化和社會。五月二十九日縣府文化局名人講座,請到曾獲得國家建築獎章、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寶德演說「建築美學的一小步,引領馬祖建築藝術向前邁進一大步。」
大多數人提到建築,往往先想到租屋、買屋、換屋這「三宅一生」的歷程。建築發展史最初主要是為遮風避雨而營造,隨著物質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才越具有審美性質。二、三十年前的台灣,國內建築專書極其有限,透過漢寶德等人引介,充實了建築學界的知識領域。 漢寶德回憶,唸建築系時,同學們專心畫圖,他卻熱衷辦雜誌、寫文章,而擔任東海建築系主任的時候,他改革了舊時台灣的建築教育系統。讀而優則編和寫,漢寶德著述不斷,不僅在學術上獨樹一格,也以自身涵養提出對社會人文的批判,被一些學者譽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人文導師。
建築有自身的藝術語言,反映出時代和民族的審美追求,並以其時空流動性、結構律動感而被比做「凝結的音樂」、「立體的畫」和「無形的詩」,也有「磚石寫下的史書」等稱呼。二十九日文化局邀請您一起到民俗文物館,翻閱漢寶德以生命寫成的美學寶典,領略建築美學宏觀的國際視野。即日起地區7-11開放索票。
知名建築美學家漢寶德29日民俗文物館開講 即起7-11開放索票
- 2010-05-24

國際知名的建築美學家漢寶德五月二十九日將於馬祖民俗文物館開講,即日起地區7-11開放索票。(圖/文:邱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