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奉軒報導】馬祖的海,是養育地方文化的母體,而其中最鮮活的象徵之一,正是馬祖人所稱的「黃瓜」-黃魚。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特別推出以黃魚為設計主題的藝術公車,讓地方記憶與當代藝術在街頭相遇,也讓更多人看見這條魚背後的文化重量。
每年春天3至5月,是黃魚洄游至東引海域產卵的季節,「討黃瓜」成為馬祖漁民年度盛事。老漁民回憶黃魚大發時,漁網內上層魚隻密密麻麻浮出水面,彷彿冰塊層層堆疊,甚至能「人站其上」。還有一句流傳至今的諺語:「東引黃瓜打倒豆官(一口田店)」,形容當年黃魚盛產時價格低廉,甚至比豆腐還便宜。
黃魚特殊的不只外型與味道,更會「說話」。牠們能發出低鳴聲響,老漁民常憑藉這些聲音辨位捕魚。這特性也衍生出另一句馬祖諺語:「東引黃瓜乞嘴害」,意即黃魚發聲導致被捕,也用來形容說話太多而自找麻煩的人,成為馬祖語言文化中一個活潑有趣的譬喻。
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以這份深植人心的文化記憶為出發,設計出以黃魚為主題的藝術公車,將「黃瓜」從海上搬上街頭,成為藝術島期間最受注目的移動視覺亮點。
馬祖國際藝術島已邁入第三屆,結合藝術展覽、表演、市集與公共裝置等多元形式,吸引國內外旅客與藝術愛好者。今年的「黃魚藝術公車」,是文化與藝術融合的實踐之一,邀請大家搭上這班載著記憶的車,一同感受馬祖的美與故事。
「黃魚」說故事 藝術公車載著島嶼記憶上街頭
- 2025-07-08

國際藝術島藝術公車將黃魚與馬祖擁有特殊的文化連結具象化。(圖:馬祖國際藝術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