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創業 馬祖第一家「法式甜點店」清水開幕

  • 2025-05-20
 返鄉創業青年王逵瓀開設馬祖第一家法式甜點店,大方分享創業心路歷程。(圖/文:王致潔)

 返鄉創業青年王逵瓀開設馬祖第一家法式甜點店,大方分享創業心路歷程。(圖/文:王致潔)

 【記者王致潔特別報導】今年4月底,馬祖的第一家法式甜點店「艾里歐」(Elio)在清水開幕,老闆王逵瓀是返鄉創業青年,他表示,父親是北竿人,雖然自己在台灣長大,但這次回馬定居也算落葉歸根。之所以對烘焙產生興趣,是因為大學時到85度C的工廠打工包餡料,觀察到不起眼的食材如麵粉、雞蛋等,在烘焙師傅的巧手下,居然可以搖身變為賞心悅目的甜點,令他驚喜萬分,激發了他對製作甜點的熱忱,於是他決定赴桃園知名烘焙坊拜師學藝,從學徒做起,而這一做就是8年。

 然而隨著兒子出生,王逵瓀的母親林沛琪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兒孫,加上王逵瓀也深感工作繁忙,沒太多時間照顧孩子,為了長期陪伴家人,前年便欣然答應回馬定居。回到馬祖後,他發現在當地找不到讓他滿意的甜點,又或須藉由團購才能取得,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和思考,他毅然決定創立屬於自己的法式甜點店,發揮所長製作美味甜點,滿足鄉親的味蕾,也為馬祖注入新活力。至於為什麼店名叫艾里歐?「因為這是我兒子的英文名字」,王逵瓀笑著說,語氣中盡顯對兒子的寵愛。

 推開甜點店的大門,便可見到琳瑯滿目的甜點陳列在架上,彷彿在熱情地向每位光臨的食客打招呼,淡淡甜香瀰漫在空氣中,伴隨著柔和燈光與輕柔音樂,使人感到放鬆而自在;這歸功於王逵瓀對質感和細節的堅持,他直言,「我發現許多當地餐廳比較不注重質感這件事」,例如會使用美耐皿餐具,雖然成本較低,但遇熱可能釋出有毒物質,且較沒質感,他認為,法式甜點店就是要帶給人幸福感,是讓人放慢腳步、暫時逃離喧囂的理想角落,為了營造這種溫馨而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他堅持採購瓷盤,絕不給客人使用塑膠餐具,「雖然成本比較高,但使用起來的感覺真的不一樣」,不僅餐具,從牆面粉刷、地板鋪設到砌玻璃磚,王逵瓀都堅持親力親為,希望的就是帶給每位客人舒適的體驗。

 王逵瓀表示,為了做出符合當地人口味的甜點,他預先做了許多功課,包括觀察便利商店熱門甜點、到知名甜點網站爬文等。至於店內目前最受歡迎的產品是什麼?王逵瓀表示,目前賣最好的是泡芙和生乳捲,尤其是泡芙,因為他自己不太喜歡吃外皮鬆軟的泡芙,反而偏愛具有酥脆外殼的脆皮泡芙,為了讓客人品嘗他心目中的完美泡芙,他費心鑽研,在歷經多次試驗後,終於烤出外殼酥脆、內餡香濃滑順的泡芙,一口咬下,酥脆與濃郁交織,讓他非常有成就感。此外,他也十分重視客人食用體驗,會特別叮囑客人:「泡芙要冰過才好吃喔!退冰太久外殼會軟掉」,無法品嘗到外脆內軟的層次感。至於會不會擔心這種口感的泡芙接受度低?王逵瓀笑稱,「其實就是百人百味」,有人喜歡酥皮泡芙,就會有人喜歡脆皮泡芙,只要做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就會有市場。

 王逵瓀表示,創業至今遇到最大的挑戰便是人力問題,由於法式甜點工序繁複,而在馬祖難以招募到合適的烘焙助手,後廚只有他一人作業,每天能製出的甜點有限,因此每天只能限量供應,賣完就沒了,而且由於他時常要在後廚忙碌,所以店內也不設電話,客人要來只能碰運氣。因人力有限,他每週需預留三天時間備料,只有週四到週日營業,且僅週末開放內用,「有些人會以為我週一到週三都在休息,但其實不是」,他說,開店迄今他每天平均只睡4小時,忙得不可開交,幸好長年的後廚經驗鍛造了他良好的體力,但也期望在運營穩定後回歸正常生活。

 王逵瓀表示,為了帶給鄉親不一樣的體驗,未來還會依照季節變換菜單,也想嘗試研發新口味,利用馬祖在地特色食材如紅糟、老酒、高粱等,製作出具有馬祖特色的甜點。王逵瓀表示,在返鄉創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需要獨自面對的挑戰與困難,讓他感到壓力與挫折;然而,身為一名青年創業者,他也獲得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並幸運地遇見許多貴人伸出援手,讓他倍感溫暖、心懷感激。他勉勵有志返鄉的年輕人,勇敢邁出第一步,用堅定的信念與不懈的毅力,迎向每一個挑戰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