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馬祖教育交流 輔導團教學相長

  • 2025-05-20

 兩地教育輔導團教學相長,提供更因地制宜的教學內容。(圖:縣府教育處、江奉軒)

 兩地教育輔導團教學相長,提供更因地制宜的教學內容。(圖:縣府教育處、江奉軒)

 【記者江奉軒報導】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與台北市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共同主辦的「113學年度外埠教育交流參訪計畫」於5月18日至21日展開,邀集來自台北各領域分團的輔導團績優教師與督學一行32人前往連江縣進行教育參訪與交流。此行除參訪連江縣政府教育處和連江縣國教地方輔導團,也實際走訪介壽國中小、東莒國小等單位,進行深度課程分享與經驗交流。

 本次交流計畫以「跨域合作、因地制宜」為核心主軸,期盼透過北馬兩地教育單位的互訪與觀摩,激盪出多元且創新的教育模式。其中,來自台北市大同區永樂國小的校長陳滄智,亦為數學領域副團長,因緣際會多次參訪馬祖,這次再次造訪介壽國中小,對於學校校舍建設與整體學習環境的進步感到驚豔與肯定。

 同樣參與此行的政大附中課程督學陳敏雀表示,上一次造訪馬祖已是26年前,此行讓她深刻感受到島嶼教育的特色與價值。她舉例,馬祖的生活環境與本島差異明顯,從飛機起降需視天候能見度、到藍眼淚觀賞需掌握潮汐時機,這些都可成為生活化、在地化的教學素材,強調教育應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在地特色的課程設計。另外提到台北市教育局架設的「酷課雲」教學網站,是根據台北市教育輔導團教材所建置,可透過申請提供全國教師使用,馬祖教師目前也已具備線上開課的權限,藉由平台互動促進教學相長。

 連江縣教育輔導團也在會中分享現正推動的「共同命題」制度,透過縣內跨校協作推薦教材版本、規劃定期評量時間,不僅可克服小校資源不足的限制,也可減輕教師備課負擔、提升試卷品質。此舉也引起台北市團隊共鳴,儘管台北市學校數量與教材使用多元,不易全面實施共同命題,但在偏鄉小學中也開始嘗試參考馬祖經驗。

 此次台北與馬祖的教育交流,不僅促進兩地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的對話,更強化輔導團之間的合作連結,展現各自依據教育環境所發展出的多元模式,共同朝向更適性、更具在地特色的教學願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