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當代社會,文化多樣性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現實。各種文化的共存和交融,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社會,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至 113年2月底為止,我國跨國婚姻之配偶人數已達60萬。大量新住民為我們帶來了多元的文化,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新住民在其生活適應的過程中,勢必要比其他人承載更多文化認同上的壓力和挑戰。因此,關注新住民之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等相關議題,有其重要性。
當社會中的群體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一套制式的思考或行動模式時,很容易地會將其所經歷到的模式加諸在別的社會群體身上,甚至以其認知的概念來概括全世界,而忽略了其他文化存在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也因此形成單一取向的文化認知。然而,在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中,多元文化的相對性是應有的共識。新住民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度,而每個國家都有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如何在族群互動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多元文化互動的良好模式和認知,避免異文化間的主從、優劣關係出現,進而造成文化間的歧視和不對等的權力關係,這些都是當今社會所必須深刻反省的重要課題。
事實上,多元族群是社會進步的最佳動能,在多元文化的社會,關注新住民對原生母國文化及新住地文化之認同情形有其必要性。事實上,對大多數新住民而言,他們因為婚姻關係來到我們這塊土地,在這裡結婚生子、落地生根,也塑造了她們的雙重文化認同取向。當新住民對雙重文化認同的調適良好時,對於其本身的生活適應亦有正向的影響,兩者之間具有正相關。
在馬祖,必須將多元化族群視為是馬祖社會進步的最佳動能,政府及教育、學校相關單位更應積極營造友善環境,透過嘉年華踩街活動、新住民藝文秀、多元文化電影節、親子園遊會、多元文化戲劇列車及潑水節等活動,展示繽紛的多元文化色彩,使多元族群能彼此尊重及增進社會和諧。此外,施政規劃時亦需考量多元族群,如重大政策能以多語呈現,使新住民能迅速了解相關施政項目,亦可使馬祖增添國際能見度,並使新住民提升多元生活適應力。
此外,政府及相關單位在舉辦有關新住民相關活動時或宣導有關家庭教育時,其對象不僅僅只是單是新住民本身,更應該擴及家人,包括其配偶、子女,甚至是公婆。在推動相關的家庭教育活動時,其內容可包含親職教育、婚姻教育、婆媳關係…等,讓新住民家人了解家人之溝通之道,以及正向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技巧。據此,可協助新住民家庭建立家中的凝聚力,以建立良好正向、民主的家人互動與關係。
站在文明演化的分水嶺,多元文化融合已非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多元文化融合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其帶來的機會和益處不容忽視。通過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增進相互理解和合作,我們可以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社論/營造友善尊重的多元文化環境
-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