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100多年的建築瑰寶搭配現代室內軟裝,讓人意猶未盡!」「還會再去,一個適合發呆的好地方!」……永泰北山寨在互聯網上被譽為「福州近郊民宿天花板」,網友對其不吝讚美之辭。近日,這處古莊寨入選「十大福州古厝活化利用優秀案例」。
百年莊寨煥發生機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永泰縣白雲鄉北山村後園裡8號。這裡,竹林青蔥圍繞,土石交疊而成,花木清香彌漫。
北山寨又被稱為「修竹寨」,因藏在一片愛心形的竹林中,又得名「愛心寨」。北山寨平面呈「日」字形中軸對稱佈局,建築面積約3098平方米。
如今,這裡在保留建築原有風貌的同時精心設計成特色民宿,將雋永的古風與現代元素融合一體。民宿內,除了客房、會議室、茶室、閱讀空間、餐廳之外,還設有研學教室、藝術展廳、觀影廳、健身房、共用廚房等大面積的公共活動空間,配有露營、垂釣、燒烤、自然課堂等娛樂項目。一到節假日,北山寨特色民宿常常一房難求。
在這裡,記者還看到了許多鄉村農產品的包裝升級,永泰特色的蜜餞、藤編、玩偶等文創產品吸引了很多住店的年輕人。
值得一提的是,北山寨是永泰縣推動的首個莊寨保護和利用試點,在縣政府主導和推動下,通過建立理事會制度,引導村民共同參與。雖然北山寨已不再作為家族後人的日常居所,但這裡依然寄託著族人們的家族情感和文化溯源。所以,北山寨特色民宿的運營方充分尊重和理解北山寨族人的「家族宗親文化」,如遇家族議事、婚喪嫁娶、祭祀祖先等重大活動,莊寨中路公共空間仍為族人提供互動場所。
2023年1月,北山寨入選國家文物局《文物建築保護利用案例解讀》,成為全國18個典型案例之一。
活化利用轉劣為優
北山寨於1828年始建,由何大瑞組織建造,歷經何氏幾代人的努力修建而成,是何姓族人聚居地。20世紀80年代,北山寨原住居民陸續遷出後一直處於閒置狀態。2016年,北山寨被列為永泰縣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北山寨保護修繕工程啟動,次年竣工。2022年,北山寨特色民宿開業。
考慮到居住的需求和文物保護各項標準的要求,由長期居住置換為短期體驗式居住的鄉村遺產酒店,莊寨的功能得到了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護修繕施工中,北山寨採用了傳統工匠陪伴式修繕。當地的老師傅們十分熟悉莊寨建造的傳統工藝,為莊寨的技術研究與修繕實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修繕措施堅持沿用永泰地方傳統特色工藝,如三合土地面、竹筋土牆、草漿抹底等,以及通過傳統雕刻工藝等修復缺失的門窗構件,屋面瓦也全部採用幾十年前的舊瓦。
福州永泰北山寨活化利用變身特色民宿-福州晚報
-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