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眼下,鄉愁化成了一張張船票-福馬「小三通」客運航線迎來返鄉祭祖客流高峰。
4月3日13時30分許,馬祖客輪明珠8號載著111名臺胞及馬祖鄉親,從馬祖北竿鄉白沙港抵達福州港黃岐客運碼頭。他們中絕大多數是特地回大陸返鄉祭祖,緬懷先輩,追思先人。
連江縣黃岐鎮與馬祖列島相距僅4.9海里,素有「裡山」與「外山」之稱,兩地同根同脈,血緣相親。馬祖版《連江縣誌》記載:「元朝年間,閩浙濱海漁民,以群島天然港澳可資避風、汲水,遂利用為漁舟泊憩之所,斯地漸增居民。」此後,連江、長樂等沿海居民陸續移居馬祖列島,成為最主要的移民來源。兩地漁民也結為「船頭撒漁網,船尾拉家常」的兒女親家。
「我是長樂梅花人,嫁到馬祖北竿,這次回來給我爸掃墓,也陪陪我媽媽。」馬祖媳婦陳秀錦說。
「我們不管住哪裡,都不能忘祖,清明節一定要回來祭拜祖先。」臺胞魏女士說。
從4月開始,連江黃岐至馬祖航線由原來每日「一進一出」調整為每日「二進二出」。為了保障航班高效運行,黃岐客運站相關部門緊密協作,主動為旅客提供人性化服務,如福州方言服務,確保出入境順暢。一些志願者還在出口處為臺胞免費贈送安全祭掃宣傳冊和青團小吃。
青團又稱清明粿、菠菠粿,以鼠曲草(菠菠草)或艾草為原料,入選第一批閩菜保護名錄(「風味小吃」類)。「吃青團、送青團是清明節傳統的習俗之一。我們這次給臺胞送青團,就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鄉愁,重溫家鄉的味道。」志願者吳允平說。
福馬「小三通」 迎來返鄉祭祖客流高峰-福州晚報
- 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