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重偉報導】連江縣縣定古蹟芹壁天后宮修復工程已於2024年1月份正式完工,縣府文化處感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議員周瑞國、陳玉發、芹壁境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及在地鄉親大力支持與協助,同時感謝果相建築師事務所及鼎碁營造有限公司辛勞,期望透過修復來達成文化資產之永續保存,並發揚芹壁天后宮之最大核心價值。
文化處說明,芹壁天后宮屬清同治年間肇建,迄今已有140餘年的歷史;主祀神天后聖母,陪祀神鐵甲元帥(蛙神)、臨水三夫人(陳、李、林)、通天府二郎神、威武將軍均為地區具代表性神祇。其中,蛙神信仰顯示地區存有閩越國時期圖騰崇拜的文化,為其廟宇信仰之最大特色。
背山臨海而建的芹壁天后宮為馬祖傳統祠廟,室外石砌牆體、水字形馬鞍牆屋脊;室內「四扇三」格局的木屋架系統、清代木造神龕及玉誥天龕神位,以及木雕、石雕、彩繪等,皆具有獨特之風格;早年更因馬祖位居政治軍事上的特殊地位,使其除傳統閩東廟宇元素外,更留存軍管時期軍方協助民間營造的時代痕跡,展現其兼容並蓄的文化多樣性。
文化處指出,百年縣定古蹟「芹壁天后宮」是芹壁聚落共同的信仰中心,更為長年馬祖觀光造訪重要景點之一。文化處於2017年將其指定公告縣定古蹟後,2020年啟動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並於隔年完成規劃設計,2022年3月底正式啟動連江縣縣定古蹟芹壁天后宮修復工程。
此次工程為芹壁天后宮繼70年代後之重大修復工程,為使文化資產得以延長其生命價值,重新展現古蹟原有之風貌,修復工程依據不同之文化資產價值,分別以原貌修復、必要性設施可逆性修改,以及再利用最大發展三種修復層級,來進行不同修復方式,已於今年1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