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福州晚報報導)繁茂的合抱榕下,古韻悠悠的雙拋橋承載著榕城歷史文化記憶……今年3月,位於鼓樓區的雙拋橋啟動修繕,6月修繕完畢通過專案驗收。如今,原本破損的古橋本體建築已經修好,橋面起翹移位的石板鋪設平整,橋上的石刻也描紅一新,還安裝了更符合古橋形制的廊屋,不少遊客來此拍照。
居住在附近的閩都文化愛好者林依伯說:「去年我通過‘鼓樓數字古厝’平臺,上報了雙拋橋橋體破損、石板移位元的資訊,上傳了現場照片,提出了修繕建議。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建議被採納,今年雙拋橋就修整好了。」
「市民通過‘鼓樓數位古厝’平臺上報的每一條資訊,我們都會認真梳理、歸納。」鼓樓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說,鼓樓區2020年依託「鼓樓智腦」開發了「鼓樓數位古厝」平臺和AI古厝有聲地圖,這個平臺是全國首創。2021年,該平臺升級,增加了文物巡查模組,結合不可移動文物安全責任人公示牌工作,設置文物建築二維碼,創新開展文物建築掃碼巡查工作。
近年來,鼓樓區按照福州市委市政府關於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部署要求,以珍愛之心、尊崇之心做好文物挖掘、保護、傳承以及活化利用等工作,2022年文物保護績效考評位居全市第一。
鼓樓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3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25處、市級31處、區級22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點249處。結合「三山兩塔一樓一軸」城市格局,鼓樓區開展新一輪古厝普查,完成全區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普查和檔案登記;將文物管理納入「一線處置」範疇,確保文保突發事件快速處置;組建全市首支文物保護志願服務總隊,對249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守護式認領」,解決管理難、保護難的問題。
鼓樓區實施冶山春秋園、屏山公園、於山北坡、烏山二期等4處系統性改造提升工程,推進高爺廟、李世甲故居等16處文物建築保護修繕。在鼇峰坊街區改造中,最大限度保護鼇峰書院、高士其故居、全閩師範學堂舊址、狀元故第等歷史遺存,較好地保留了當地「一坊、二巷、四裡、多節點」的特色。在冶山歷史風貌區改造過程中,修復了泉山仁壽堂、武氏民居等歷史建築,串聯林則徐出生地、中山紀念堂等文保單位,建成了冶山遺址博物館、唐代馬球場考古遺址及「無諸開疆」浮雕景牆等。
走讀福州/鼓樓開發「數位古厝」平臺和AI古厝有聲地圖--福州晚報
- 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