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保育類燕鷗群 金門離岸島礁繁殖

  • 2016-08-03
 【本報訊】根據中時報導,金門離岸島礁未遭破壞的自然環境,提供多種燕鷗族群棲息、繁殖,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起委託東海大學熱帶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進行相關生態調查,首度發現珍稀保育類白眉燕鷗在金門繁殖記錄,主要活動區域在大膽島海域島礁一帶。
 金管處指出,每年夏季時節,來自南方的燕鷗族群會陸續抵達台灣沿海的無人島礁上配對、築巢和繁殖,主要的鳥種有紅燕鷗、白眉燕鷗、蒼燕鷗與大鳳頭燕鷗。
 過去在澎湖、馬祖列島已監測多年,對牠們在周邊島礁的生態已有相當的瞭解,而同屬離島且曾長期軍管的金門,這方面的資料則相對缺乏。
 該處自今年起委託東海大學熱帶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進行「金門離岸島礁鳥類生態調查」,以建立相關基礎生態資料。
 目前,已發現4種珍稀保育類燕鷗,除散布於各區島礁上的「蒼燕鷗」族群外,同時也發現「白眉燕鷗」與「紅燕鷗」在金門繁殖的記錄,其中白眉燕鷗為首次發現的繁殖記錄。另也記錄到大鳳頭燕鷗的覓食族群,但未發現牠們的繁殖巢區。
 調查小組發現白眉燕鷗主要在大膽島周邊海域的島礁上繁殖,約有超過120隻的繁殖族群,而紅燕鷗的最大繁殖區在母嶼,數量逾200隻,西園嶼也紀錄到約10巢的小群繁殖數量。
 金管處表示,透過這項以金門離岸島礁為主題的系統性生態調查,發現金門的離岸礁岩環境除做為水鳥在滿潮後的休息棲地,同時也提供這些鷗科鳥類的繁殖棲地。未來將持續進行調查,以了解不同鳥種對離岸島礁棲地的利用情況及季節變化,並做為擬訂棲地保育措施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