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鳶石門老梅現蹤 早期只在金門發現--聯合報

  • 2016-12-19
 【本報訊】根據聯合報報導,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18日帶領石門老梅國小觀察野鳥時,偶然拍到1隻「黑翅鳶」幼鳥,目光炯炯在田野間獵食,證實族群擴散到台灣本島最北部。他開心地說,這對當地推行無毒友善耕作是正面消息,也是給農友們最大鼓勵。
 沈錦豐表示,黑翅鳶主要分布較高溫地區,如非洲、中東,中南半島及菲律賓等,台灣算是比較北區域;早期只有在金門發現,後來族群移往台灣本島南部,近年族群漸漸往北擴散,現在已經算是留鳥,一年四季都看得到。
 他表示,黑翅鳶全身雪白,翅膀灰黑相間,鮮紅色雙眼是主要特色,18日老梅出現的這隻眼睛橘黃、背上有淺褐色羽毛及淡色羽緣,判定是隻幼鳥,當時停在田中央電線桿上,眼神銳利緊盯著田埂準備覓食,研判是鄰近繁殖區個體。
 近年當地農友積極推廣無毒耕作,生態環境改善,根據中華鳥會記錄,去年4月曾有人在老梅風箏公園發現2隻黑翅鳶,18日又在老梅發現1隻幼鳥,證實族群已經擴散到本島最北部,可預期未來將穩定繁衍。
 沈錦豐說,部分農民為滅鼠投藥,但猛禽抓了中毒的老鼠回去餵食幼鳥,反而會造成整窩鳥被毒死,食物鏈最頂層崩壞後,隔沒幾個月老鼠數量反大增。
 老鷹是老鼠剋星,若數量趨於穩定,也代表當地有著健康生態系,老梅算是猛禽相當活躍地區,除黑翅鳶,大冠鷲、鳳頭蒼鷹、黑鳶等都很常見,對於近年農友推廣無毒耕作將有莫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