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台灣元宵燈節一甲子 早年、現今人潮依舊、亮點不同--中央社

  • 2017-02-12
 【本報訊】根據中央社11日報導,台灣元宵節活動和習俗多樣,但主要皆以燈會活動為主。在民國46年間在台北的兒童提燈會活動中,孩子們推著大型船艦燈籠參加遊行,當年花燈上多少帶著政治氛圍少不了「打倒共匪、反攻大陸」等政治口號,提醒民眾「娛樂不忘救國」。
 那個純樸年代理,晚上參加花車遊街活動的孩子,也多是帶著自己親手打造的燈籠。
 當年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賣花燈的小攤販,那時花燈仍以竹編為主,做工也相當繁複精細,民國69年台北街頭市面上所販售的花燈,多已是塑膠製品了。當年塑膠做的小花燈,每個售價新台幣20元,傳統手工剪製的花燈則要100元。而現在多以轉化為紙質。傳統的蠟燭也多以轉變為LED燈。
 近年來台灣各地燈節人潮依舊熙攘,五光十色霓虹閃耀,而當年孩童小心翼翼守護的那道燭光,都已變成手機螢幕上的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