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6/06上午10:00
地點:民俗文物館1樓研習室
攝影:馮紹夫
馬祖以海為田,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一場與海對話,馬祖傳統漁事與漁具講座,透過資深漁民現身口述及器具示範,得以一窺當年馬祖傳統漁事漁法,看見馬祖先民的智慧結晶,並為傳統漁事留下重要紀錄。
民間漁業資深達人黃鵬武、陳其灶解說,黃鵬武甚至手做等比例縮小版漁具,重現馬祖古老打漁方法、漁具。
◎影音相關新聞:
傳統漁事與漁具講座,達人口述為馬祖漁業留下重要紀錄--2020-06-07
【記者馮紹夫報導】重現馬祖漁業發展,文化處馬祖「野厲害-海對話的傳統漁事與漁具」講座,邀請馬祖漁業資深達人黃鵬武、陳其灶解說,黃鵬武甚至手做等比例縮小版漁具,重現馬祖古老打漁方法、漁具,透過他們的口述回顧及現身示範,為馬祖傳統漁業留下重要紀錄。
講座6月6日上午10時在民俗文物館1樓研習室舉行,除了黃鵬武、陳其灶,對馬祖漁業有相當研究劉宏文、文史工作者陳高志老師,以及前縣長楊綏生都與會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學。
被人稱做「漁博士」北竿漁民黃鵬武一輩子在海上捕魚,承襲自先民的各項傳統捕魚法,他都精通嫻熟並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在早期沒有動力機械的年代,馬祖漁民要在大海上打樁、設置定置網捕魚是大工程,一艘船至少要20多位漁民才能作業,選好地點、日子出海作業,全憑老漁夫的經驗。馬祖漁場資源豐富,連大陸梅花一帶漁船都會來打漁,在漁業最盛的年代,橋仔港曾有過30艘以上的大型漁船,現在難以想像當年漁業興盛的場景。
「那是一個和諧、互助的社會」黃鵬武說,捕魚不是一個人的事,他影響所有人的生計,必須仰賴大家的勞動力,打漁是有危險性的,馬祖人以海為生,只有大家互相幫助,才能共同完成這項大事。
影音/與海對話 馬祖傳統漁事回顧與漁具示範--馬祖日報
- 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