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記者翁碧蓮/金湖報導
「入侵紅火蟻」登陸金門嗎?大家聞「蟻」色變,金門地區傳出疑似紅火蟻咬傷民眾案,經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鑑定為常見小黃家蟻,確定金門目前仍為無紅火蟻地區,請民眾無須恐慌,不過,仍應注意做好相關防範措施,萬一不小心被咬,可先冰敷,然後在患部塗抹藥物治療。
據了解,國內已發現的兩百七十多種螞蟻,除幾種常出現家裡的「家屋螞蟻」惹人厭外,大部分過著與人類井水不犯河水的生活;國內已知的獵食火蟻、知本火蟻與熱帶火蟻也都不具威脅性,因此民眾無須聞蟻色變,只要注意辨認是否為入侵紅火蟻,並採取因應措施即可,其防範有三撇步。
防檢局技正陳保良指出,第一個撇步是觀察蟻丘高度是否超過十公分以上。目前台灣約兩百七十多種螞蟻中,沒有一種會築出隆起地面高於十公分以上蟻丘,只有入侵紅火蟻的成熟蟻丘高度介於十至卅公分,直徑約卅至五十公分;但入侵紅火蟻未成熟的蟻丘並不明顯,容易與其他種螞蟻的蟻丘混淆。第二個撇步是拿物體在蟻丘上撥弄,如果螞蟻大量湧出攻擊,很可能即是入侵紅火蟻,因為入侵紅火蟻受到攻擊兵蟻會積極回擊,台灣其他的螞蟻沒有這種習性。
第三個撇步是將蟻丘用鏟子挖開,如果發現裡面的蟻巢呈現「蜂巢狀」,則可確定為入侵紅火蟻,因為只有入侵紅火蟻的蟻巢呈現這種形式,與其他種類螞蟻蟻巢不同;不過千萬要小心火蟻攻擊。
陳保良建議,民眾發現入侵紅火蟻,不一定非得用化學藥劑處理,如果蟻丘規模不大,可直接用滾水澆灌在蟻丘上,每個蟻丘至少使用六公升的滾水,並盡可能浸濕蟻巢所有區域,只要連續處理五至十天,就有機會燙死蟻后,避免擴散。
陳保良進一步呼籲,民眾如果在野外活動,如發現有蟻丘或成群螞蟻活動,建議遠離該區不要逗留,如須停留在附近草皮或土地上活動應穿著鞋襪及防護衣物,以避免遭螞蟻叮咬,如有叮咬過敏情形,應儘速就醫,倘若發現有隆起的疑似紅火蟻蟻丘,請勿干擾或碰觸,並利用專線電話0800─095590向該局設置的紅火蟻諮詢中心通報,以便採取防範措施。
紅火蟻螫咬時釋出的酸性毒液量比一般螞蟻多,不小心被咬到,會出現紅腫和水泡,嚴重時會發炎,國外曾有人因此發生過敏休克,甚至引發氣喘。萬一被咬時,建議民眾先冰敷,通常會逐漸消腫,患部有時在十到廿小時內會化膿,此時最好不要將膿包弄破,可以塗抹類固醇和抗組織胺藥物治療。
民眾若想要進一步認識防治入侵紅火蟻方法,可以登上由防檢局與台大昆蟲系設置的「火蟻研究資訊網」瞭解,網址是http://www.ebio2.com/ant/index.php
傳聞紅火蟻入侵金門查證為子虛烏有
- 200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