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記者鄭大行/特稿報導
金門 縣長李炷烽昨日在與地區婦女座談時,提到大陸與外籍配偶日漸增加的現象,根據內政部修正後截至九十三年底的統計資料顯示,金門地區大陸與外籍配偶人數累計達九百五十四人。
究竟「婚姻市場」是不是被大陸及外籍配偶「搶攻」?從統計數據當中可以略窺一二。
先從男女比例來看,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截至九十三年底的統計,全縣總人口數有六萬四千四百五十六人,其中女性有三萬零四百九十四人,男性有三萬三千九百六十二人,一比一點一一,也就是說,每一百位金門籍女子就有一百一十一名男子,呈現男多女少的情形。而這樣的男女比例,就全國的平均比例(一比一點零四)來講,男女失衡的情形稍稍偏高。
由於內政部有關已婚人口的統計數據只到九十二年底為止,且婚姻狀態的統計均以女性為對象,我們以既有的資料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根據內政部截至九十二年底的統計,在所有女性當中,已婚的有偶婦女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五點五。若從年齡層來觀察可以發現,愈接近適婚年齡,有偶比例也大幅增加,例如十五至十九歲女性有偶婦女比例只有百分之零點七九;二十至二十四歲女性當中,有偶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九點一九;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女性,有偶比例達到百分之四十點七一;三十至三十四歲女性,有偶比例百分之七十一點五六;三十五歲至三十九歲女性,有偶比例為百分之八十點五三;四十歲至四十四歲女性,有偶比例百分之八十六點三二;四十五至四十九歲婦女,有偶比例達到「尖峰」,為百分之八十七點二四。
換句話說,五十歲以下女性,至少有八成七已經結婚。
再從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統計數字來觀察,根據內政部七十六年一月至九十三年十二月底為止的統計,金門全縣的大陸、外籍配偶總人數為九百五十四人,其中外籍配偶有二百六十人,大陸與港澳地區配偶則有六百九十四人。
從比例上來看,來自對岸的大陸配偶人數確實超過外籍配偶,相信這與金、廈之間一水之隔的「地緣」脫不了關係。
如果單純就「絕對數據」來觀察,總數達到兩、三萬對的金門地區婚姻關係當中,有近千對的外籍與大陸聯姻,要說這種比例已經威脅到當地的男、女性,恐怕有些言過其實,不過愈來愈多的外籍、大陸配偶,以及她們所生育的「新金門人」,是否如同台灣地區一般,可能發生教養與適應上的問題,卻也值得政府有關部門觀察與重視。
金門地區大陸與外籍配偶日漸增加「新金門人」教養與適應問題殊值重視
- 200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