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記者陳榮昌/縣府報導) 二十五名祖籍金門的廈門青年學子前日上午由廈門抵金,與地區青年學子代表二十人會合,展開為期五天四夜的「2006廈金情深|相約金門行」兩岸金門青年暑期夏令營活動。昨日拜會縣府時,縣長李炷烽期盼未來金廈可以自由來去;帶隊的廈門市海外聯誼會秘書長蔡林娜則希望藉此傳承兩岸的情誼。
是項夏令營活動係由金門縣政府教育局主辦,金城國中策辦,廈門市海外聯誼會、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國立金門高中、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協辦,舉辦目的在促進兩岸實質文化、情感交流,提高兩岸青少年教育文化認知,開拓人際關係,增進青少年情感,同時以學生相互交流聯誼及參訪遊覽金門故鄉名勝,培育兩岸青少年學生對傳承親情的認同與了解。活動於八月十日至十四日舉辦,共有大陸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推介的二十五名青少年子弟來金,與金門地區青年學生代表二十人進行交流活動。
廈門青年學子由廈門市海外聯誼會秘書長蔡林娜帶領,團中成員都是祖籍金門的年青學子,分別來自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廈門遠東涉外學院、廈門電子學校、中南財經政大學、同安輪山培訓中心、廈門雙十中學、廈門同安一中、集美中學、廈門一中、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等。
陪同的金門地區年青學子包括:金門技術學院、金門農工職校、金城國中等校學生。
前天下午一行人先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在場陪同的計有教育局主任督學陳金文、社會局專員黃雅芬、教育局課長徐國成、社會局課長李廣榮。
縣長李炷烽熱情歡迎,對於廈門青年學子能由小三通管道來金,他認為是大家的福氣。他表示,金門在一九九二年以前,出入都很不方便,不只是台灣不易來金,更早以前,即使是由大金門到小金門,也同樣需要證件,他指出,之所以會造成這些不便,主要是人為因素。他很高興現在國人終於覺醒,不會自我設限、自找麻煩。他期待未來有一天,不再有任何人為的障礙,年輕朋友可以騎水上摩托車或游泳,自由來去金廈兩岸。
李炷烽說,金廈本無冤仇,過去是因為政府高層,才造成兩岸人民不能來往,他很高興這幾年已陸續突破障礙,讓大家看到一個沒有阻礙的未來遠景。李炷烽相信,透過交流,就能增進瞭解,彼此多瞭解,誤會就會消失。
李炷烽期望子孫們不用再經歷過往不同制度與措施的不幸遭遇,能以全新角度、更開闊的胸襟,來看待兩岸的良性發展。他也鼓勵大家將所見所聞,投稿地區的金門日報,分享經驗。
廈門市海外聯誼會秘書長蔡林娜表示,雖說金廈夏令營活動不是第一次舉辦,但夏令營前半段活動在廈門、後半段來金門,這種活動模式還是第一次。她認為年輕人多交流是好事,希望藉此將兩岸的情誼傳承下去,成為溝通橋樑,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奠下基礎。
擔任團長的康怡翔則表示,是第一次來金,他的外公是金門人,由金門落番新加坡,後又返回廈門定居,目前金門還有叔公等親戚,他將利用機會探望叔公。康怡翔指出,他最想看的是金門的坑道、最有金門味及最傳統的東西,也想瞭解金門的風俗是否與廈門相似,是否有相牽相連的感覺。
在為期五天四夜的夏令營活動,主辦單位將安排拜訪阿公阿嬤的故鄉、觀賞慈湖夜景、文化巡禮、生活體驗無具野炊、山林野趣BBQ、小金門自然生態之旅、沙灘趣味競技、文化古蹟參訪等,參訪地點遍及翟山坑道、水頭、中山紀念林、古寧頭濕地中心、瓊林、民俗文化村、金門技術學院、溪邊海水浴場、畜試所、林務所、金酒公司、小金門、九宮坑道、后湖海灘、太武山、馬山等多處,訂八月十四日下午搭船返回廈門。
廈門青年學子金門行拜訪阿公阿嬤的故鄉
- 200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