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秋月/南竿報導】縣長楊綏生昨天馬不停蹄前往同為離島的澎湖縣,訪視同為龍德造船廠在2007年完成的南海之星,這艘船舶為澎湖縣政府所有,負責縣內島際交通任務,船模與馬祖新島際交通船相同;在實際考察南海之星之後,實際使用單位建議加厚鋁板厚度,可避免頻繁破損,另外可以更合乎現代流線型,從別人經驗中吸取改善之道,交通局有信心新島際交通船將更優於南海之星。
結束宜蘭龍德造船廠的訪察行程後,縣長楊綏生在交通局同仁陪同下,馬不停蹄趕赴澎湖縣,受到縣長王乾發的熱烈歡迎;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考察澎湖縣政府所擁有的南海之星。
南海之星為澎湖縣政府為解決望安、七美兩離島對外交通困境,由縣政府自籌經費九千萬元,並爭取行政院離島建設基金補助四千萬元,共一億三千萬元,由宜蘭縣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承造,該船長40公尺,寬8.5公尺,最大船速為29節, 40米鋁合金客船、乘客人數197人、兩部美國製(caterpillar3516c主機)3195匹引擎、載貨27噸、350噸客貨兩用船,並為全國400噸級以下第一艘裝備高規格防污系統,嚴格控管所有廢油、廢水等處理。
縣長楊綏生並與澎湖縣長就馬祖新臺馬輪及新島際交通船的新建上,進行經驗交流,而澎湖縣政府車船處處長王天富、課長黃建化、課長高瑪莉及總船長吳金龍,以及爭取南海之星出力甚多的澎湖縣議員夏晨榮也陪同馬祖一行登上南海之星,實際出海瞭解使用情形,以及上下船、裝卸貨的作業流程。
就實際管理單位的建議,南海之星船板結構強度比較弱,容易出現破損情況,而南海之星的流線型仍顯不足,而實際上下船澎湖潮差小,比較容易,裝卸貨則秉持先進後出原則。由於新島際交通船的參考船模與南海之星相同,又同為龍德船廠所製作,因此各項實際考察所獲,都將作為新島際交通船改進的參考。
縣府澎湖考察南海之星 新島際交通船改進參考
- 2013-03-29

縣長楊綏生昨率交通局同仁赴澎湖縣,考察同為龍德造船建造的南海之星,由澎湖縣議員夏晨榮(左三)、車船處長王天富(右一)及多位同仁陪同登船說明。(圖:交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