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四個世界第一

  • 2011-09-05
 世界最高-媽祖石神像
 馬祖不僅因「媽祖」而得名,自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石神像落成後,成為遊覽馬祖新興地標。民國98年10月25日,高達29.6公尺,全部以花崗岩打造的媽祖巨石神像舉行正式揭幕儀式。
 媽祖巨石神像從提案到興建約10年時間,民國98年6月正式動土興建,同年10月初完成。
 馬祖列島總面積29.6平方公頃,神像高度相互輝映,巨石神像由365塊花崗岩石組成,意喻著365天日日平安,除了感念媽祖當時投海救父兄的孝心、顯現馬祖民眾對媽祖信仰的虔誠,象徵著天后宮媽祖將世世代代,守護著馬祖每寸土地的百姓與子民。
 世界最密集-軍事坑道據點
 馬祖四鄉五島的防空避難設施,初步估計共有256座,包括防空洞、兩用碉堡、地下化工事與坑道等等,遍布馬祖各地,是世界軍事坑道最密集的島嶼。
 目前除仍有國軍紮營的高登與亮島依然覆上一層神秘面紗,未對外開放遊客參訪外,其他的四鄉五島更暗藏著複雜多樣的坑道系統,包括已開放參訪的南竿鐵板北海坑道、北竿午沙北海坑道、東引安東坑道,深藏官兵艱辛開鑿守衛的血淚故事。
 近年連江縣政府朝向戰地觀光行銷發展,軍事建設加以規劃與包裝,成為遊客體驗戰地風情,烽火歷史歲月的重點舞台,感受最原味戰地之旅。
 世界保有最完整 -閩東聚落保存區
 馬祖常見傳統建築多以閩東式「封火山牆」建築為主,包括顏色鮮明的廟宇火形封火山牆建築,以及協和樸素的民居水形封火山牆建築。
 目前常見的傳統閩東聚落房舍,則大多使用馬祖在地黃色花崗岩或大陸青石築成石頭屋為主,整體外觀皆屬方正體建築,彷彿印章,因此又被稱為「一顆印」式建築。屋牆又分2種,有採用講究的「人字砌」,石材整齊平整;而以大小石頭堆疊,則稱為「亂石砌」。屋頂部分,早期富裕人家多搭建五脊四坡式建築,一般民居則以一脊二坡(人字坡)式建築為主。
 此外,為方便修補,屋瓦並不會封死,而以俗稱「壓瓦石」的石頭壓鎮,透氣涼爽,所以又稱「會呼吸的房子」。
 今傳統閩東建築聚落保存最為完善地區有津沙、芹壁、大埔、福正4個傳統聚落保存區80年代開始,連江縣政府投入推動聚落保存工作,帶動村落成長繁榮,牛角、津沙芹壁聚落並各具特色。
 世界發現繁殖最多的神話之鳥 -黑嘴端鳳頭燕鷗
 自民國89年發現並逐步觀察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紀錄公開後,馬祖成為國際燕鷗保育焦點。
 為保護世界瀕臨絕種的燕鷗,包括北竿白廟、中島、鐵尖、三連嶼,南竿進嶼、瀏泉礁以及莒光蛇山等8個無人島嶼附近60公頃海域,被列為「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主要保護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尾鷗、岩鷺和叉尾雨燕等7種鳥類。
 7種燕鷗最稀有的莫過於「黑嘴端鳳頭燕鷗」,之前被全世界保育專家學者認為瀕臨滅絕,堪稱「神話之鳥」。據文獻記載顯示,「黑嘴端鳳頭燕鷗」體長約40公分,其特色在於嘴黃色尖端為黑色而命名為「黑嘴端」。牠們求偶時會突顯頭上的羽毛,羽毛伸展開來就像是帶鳳冠一樣,美麗動人。
 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繁殖期間大約在每年6月到8月,這個大發現不僅振奮了台灣鳥類保育團體,同時也引起國際愛鳥人士注意,英國BBC電視作大篇幅報導,使馬祖黑嘴端鳳頭燕鷗再度登上世界鳥類研究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