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30餘年前一次在塘后道夜行軍時所見景象一直留存在記憶中,曾在北竿服役的藝術家王仲農,近日完成一幅塘后道藍眼淚作品。王仲農說,他試著把記憶裡一個壯麗的景觀留存下來,嘗試過好幾次,仍然無法表現出那撼動人心於百分之一。
78年春天,當夜行軍隊伍走到塘岐往大澳山的沙灘時,適逢大潮,這片細長的沙灘,就像黃金項鍊掛著大澳山這顆黑鑽石。因為兩側均為淺灘,潮水讓白色浪花在兩側翻滾攤平數十公尺,向長沙灘中央處逼近,沙灘最窄處只有3公尺左右,讓我們稍溼衣擺尚能穿越它,此時藍眼淚大量繁殖,翻滾在沙灘的白色浪花泡沫泛著螢光藍,不斷往腳邊湧來,漆黑的夜晚,竟有奇光襯著夜空,非常不自然的視覺經驗,卻是熟悉的海潮低沈浪濤聲,廣闊的藍光又像腳底雲朵,隊伍似乎是走在雲朵天堂一般。當年恐怖的軍中傳說,又讓所有的弟兄無心思讚嘆這神品景色,只能數著自己的喘氣聲,跟著腳步走向邪惡的黑鑽石。
王仲農77年8月份到北竿服役,駐守在壁山頂的通信營,他說每天的晨昏一定會坐在連集合場,遠眺大澳山的山海沙灘美景,2年的日子,春夏秋冬風情萬種,永遠難忘這美麗島嶼景緻;尤其是後人口中的藍眼淚,一再傳述自己的經驗,卻無法讓聽者感染我的感動,一直想透過畫筆來試著補足語言文字的不足。我的同學馬祖畫家李若梅老師,作品呈現的藍眼淚畫面,就非常讓我感動,就是深深刻印在我腦海中的美。
北竿服役藝術家王仲農 用畫作回憶32年前藍眼淚之夜
- 2020-10-23

曾在北竿服役的藝術家王仲農,用畫作回憶32年前令人感動的藍眼淚之夜。(圖:王仲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