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台灣光復史即是國人追求自由民主生活的奮鬥史。宋朝蘇軾曾說:「夫當今生民之患,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強調國家安危絕不可寄託於浪漫的憧憬與虛擬的幻境,而要有「忘戰必危」的憂患意識,才能確保國家安全。盱衡當前國家處境,我們自不可以因為冀望兩岸和平,而鬆懈強化戰力的準備,更不能期待別人的奧援,而遲滯自我鞏固的努力,唯有正確認清敵我,提高憂患意識,建立同島一命、同舟共濟的共識,堅定抗敵意志,發揮全民國防的總體戰力,才能使敵不敢輕易來犯。
全民防衛動員係現代國防戰略的主要思維,其精神在整合國家整體資源、軍民力量與國民意志等有、無形的力量,共同抵禦外來威脅。現代戰爭是整個國家政、經、心、軍與科技等方面的總體戰,也就是「全民參與」的戰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的整備,不僅是國軍官兵責無旁貸的職責,更是全體國人所必須共同承受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全體國人都應深切體認國防建設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共同來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參與國防,加強軍民合作,凝聚軍心民心,以達成「全方位、全民參與、總體防衛、民眾信賴」的全民國防目標,使國防戰力蘊藏於全民強大的潛力之中,形成一股堅實可恃的全民防衛力量,才是防範戰爭、嚇阻戰爭,確保國家安全的最佳保證。
光復節的體認 落實全民國防 / 林勁男
- 200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