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軍購案付委是朝野的共同責任/文:張譽霖

  • 2005-10-31
 華盛頓時報指出:中俄和平使命2005軍演著路的兩棲登陸以及反潛戰術,主要是針對可能發生的台海衝突,而非國際恐怖份子。此外,就演習區域的地形來看,大陸地區綿延的海岸線與淺短的腹地和台灣的地形十分相似,種種的跡象正說明「中俄軍演,志在台灣」。若國人以事不關己的態度,一旦武力犯台成為事實,後果難以想像,中共的兵力增長一直是中華民國的有形威脅,而且不斷在擴張軍力,相較之下我國目前可待的自衛武力已經漸漸不足,如今又多了一個俄羅斯這個「幫兇」,將在台海衝突時,阻礙國際援我力量介入,國人實不應輕忽。立法委員林郁方先生日前以專業的角度指出:目前三項軍購潛艦採購,如果今時購買,最快也要六七年後,第一艘才能回國加入戰備,待所有潛艦完成接裝返國,也要十五年之後。相較當面有形敵人的威脅,時間已刻不容緩,在兩岸軍力均勢逐漸失衡的時刻,積極籌建、補強嚇阻敵人的自衛武器,需要時間;結合國際元首力抗強敵,更需要時間,唯有早日獲得有效嚇阻敵人的自衛武力,方能為我國爭取更多時間。若軍購依舊延宕,時間將變成有害國家安全無形的敵人,當有形敵人軍力不斷的增強之時、而強化防衛力量的時間不斷延後,請問敵人有什麼理由不輕舉妄動、又有什麼理由不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而今有部分在野黨立委,聯手組黨軍購案付委,次數已達二十六次之多,著時令人錯愕。
 軍購案隨時間快速的流逝,已刻不容緩,建購足夠的防衛武力,才是真正確保海峽兩岸和平的務實之道,期盼馬先生以清廉、改革的清新形象,針對軍購案等重大議題,進行坦誠、理性的意見交換,方不負多數國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