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光復節 全民應珍惜成果/文:林振余

  • 2005-10-31
 「台灣光復節」已邁入六十餘年,日本因戰敗而無條件投降,將台灣主權交還給中華民國,台灣同胞乃得脫離日本人的殖民統治,真正享有自由民主的生活。「台灣光復節」的時代意義,不僅是中華民族團結禦侮、追求自由民主的奮鬥歷程,更象徵著台灣從一個被殖民的地位重新出發,經過五十餘年的努力建設與發展,經濟建設發展與民主改革成果的模式,被舉世譽稱為「台灣奇蹟」,更成為開發中國家學習的典範,這個現代化的政經建設成果應由全民來分享,同時也要由全民共同來珍惜和維護。
 誠如台灣光復初期民間詩句所云:「喜離淒風苦雨景,快睹青天白日旗。」正是描繪台灣人民心聲的最佳寫照。目前我們已有民主政治與經濟建設的豐碩成果,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努力,我們應在經濟持續成長,社會持續建設,文教持續發展,使人民生活富裕外,建立一個「高度人文關懷、尊重自由意志、包容多元族群」的社會,營造一個心靈精神與物質文明均衡發展的「富而好禮」家園,以促進國家全方位發展,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同時凝聚一股真情相惜、感情相融,充滿互信互敬、人文關懷與無限活力的「台灣精神」,所有人均是台灣的主人,人人願意為這片土地流血流汗,人人願意為這片土地的尊嚴犧牲奉獻,用共同的善念為自己打造一片繁榮的國度,為台灣再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光明未來。
 紀念台灣光復,在緬懷過去種種,我們應飲水思源,充滿無限的感恩之心,珍惜與維護現有的一切;在面對世局的挑戰,相信只要我們本著「台灣精神」,愛護疼惜台灣,崇尚民主法治,尊重人性關懷,以開闊的格局前瞻未來,必然可以開創國家社會更進一步的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