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行道樹存在於兩種不同的環境,一種生長在搖滾樂不停播放的都市;另一種則住在成天聽抒情歌的鄉下。有的抱怨,有的滿足,有的骯髒,有的乾淨,這樣不同的環境,使得他們擁有完全不一樣心聲。
看看在都市生活的行道樹,他們關不了播放搖滾樂的收音機,唯一的宿命似乎只有習慣這樣的喧嘩。美麗的綠衣早已被厚厚的灰塵蓋住了原有的顏色,很難聞也很難看。每天上學都會經過的小朋友、喜歡扯下他的一小塊衣裳,玩到無趣就隨意往地上扔,看得行道樹心情好糟。他的綠葉可以增添道路的色彩,可以減少噪音的汙染,身上少了一塊綠葉,似乎少了一個幫助人們的機會,可能偶爾會抱怨,但是都市的行道樹只想說:「這的情形我會習慣,歡迎你靠著我的樹幹乘涼。」他是那麼的體諒。
想想在鄉下生活的行道樹,他們整天聽著緩慢的抒情歌,嘴裡哼著曲子裡最深刻的旋律,天天像是參加了一場盛大的音樂饗宴。「相由心生」這句成語真是說的不錯,他們的快樂讓身上的綠色披風更加的亮麗,也讓樹幹更加的強壯,整體看起來顯得十分的有自信,在道路上似乎更引人注目了。他的綠色披風使得空氣更加的有活力,他的綠色襯衫讓人看到了就很難移開自己的視線了。太過安靜的道路,鄉下的行道樹渴望多一點笑聲和多一些臉孔,他想要多一些的聲音,讓他可以暫時拋開太過寂靜的每個白晝、每個夜晚,可能有時會不滿足,但是鄉下的行道樹只想說:「這樣的寂靜我會習慣,歡迎你靠著我的樹幹乘涼。」他是這麼的心安。
不管是都市的行道樹還是鄉下的行道樹,都有他們對於這環境的想法和各自的心聲,行道樹總是習慣著我們的習慣,不論好的或著是壞的,就像是老師上課習慣看小朋友寫筆記,而小朋友就要習慣老師的習慣,在課堂上寫筆記。所以人們應該有好習慣,不扯樹葉,少排放廢氣:::,讓行道樹不必再遷就著我們的壞習慣。
行道樹/中山國中 詹芷懿
- 200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