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巷子裡頭,總是有說不完的八卦,東家長、西家短;街坊鄰居窮瞎聊,七嘴八舌還蠻帶勁!二十幾年前,當時這排中古屋是「無尾巷」,聯外道路尚未完成,隔著農田遙望另一住宅區,只有一處通道直往大馬路,居民出入很不方便,像是貧民區?不過,住在這裡的人家,不是老師、就是公務員,生活水平還算不錯;旁邊又有兩間學校,清新自然,倒覺得宜室宜家,不時聽得到蟲鳴、鳥叫,青蛙也會來湊熱鬧;這種遠離塵囂的感覺,似孟母三遷最後的選項,實在有意思。
男人在成家立業以後,總不能居無定所,終要考慮落戶;況且,抱得美人歸,還賴在娘家不走,不妥當啊!老婆的兩個弟弟,已服完兵役,也陸續返鄉就業,又到了適婚年齡;自己的孩子,也慢慢長大,即將上小學了,種種內化和外因,是另起爐灶的時機到了。貧賤夫妻百事哀,找房子的方向:豪宅別墅根本碰不起,預售屋價位也不低,租屋亦非長久之計;最後,只好從中古屋下手,價錢合理些、離娘家近些,可以互補,彼此又能兼顧。
遠親不如近鄰,這是蠻正向的一句話;但是,在人心不古的潮流中,讓出外人傷害頗深。年輕夫妻好不容易,買了間破房子!為何如此講?因為,七○年代的販厝,整批預售屋趕建、趕進度的結果,施工品質自然不好,排水系統有問題,線路規格不符標準,衛浴隔間也簡陋,諸多可目視看出之內容,毋需明眼人,即能一一列舉數說;決定買它,財力與經濟是主因。
老舊房子要整修,釜底抽薪是惟一選擇。過去,沒有人住的這間房屋,竟成了隔壁兩家的倉庫;各行其是,舊東西、廢棄物,堆積如山,儼然當作自家使用,毫無「侵佔」的觀念!當房子所有權易主,把不應該屯積的物品,全數移至屋外,等待物主來認領!數日後,進行為期半年的整建,舊有管線全部更新,大興土木,一間房屋僅剩兩面牆,前頭通後院,地面亦滿目瘡痍,驚動了左右鄰舍,人人面面相覷,指指點點,沒有半句好話!
曾幾何時,「無巷尾」因都市計畫,而開闢新的通路;老死不相往來的對面,因此雙方熱絡起來,中古屋的價值,跟著水漲船高。時空轉變,改變了鄰里間的情感,也改變了守舊想法;一整排的中古屋依然矗立,然而,家家戶戶終於想通了,再也忍受不住、層出不窮的癥結問題。每天面對不願見到的事:馬桶沖不掉穢物,排水溝滯留惡臭,鐵捲門破舊不堪,窗戶不合時宜,加上室內有一股難聞氣味,陣陣襲擊而來,這種居家品質糟透了!
早年,怒目相向的鄰居,如今,為了日子好過,不得不拉下老臉,群起效尤--整建自宅。過去,誤解所烙下的傷痕,一笑泯恩仇;現在,見面打招呼,再自然也不過!憶及以往,鄰家為了修理我這登徒子,因沒經過街坊居民同意,擅自動土整治自己房舍,集體聯名投訴檢舉「違建」案;如今,幾乎整條巷子都是違建戶,前些日子,大夥又不約而同地,花錢整修自家的門面,騎樓兩旁的老柱子,也換了超炫的磁磚,整條巷弄氣質高雅,不輸豪門!
有些事,自己不願意改變,也不希望別人改變;有些觀念,自己無法接受不同,卻也干涉別人要認同。為什麼會有惡鄰居?為什麼會有好鄉親?為什麼親密戰友,也有可能變敵人?公務員何其高尚!老師何其尊貴!損人不利己的事,有時因為群眾的力量,盲目的遵從,失去應有的堅持,抹煞了道德真理,為反對而反對,到底錯在那裡?說不出一個所以然,這就是現在社會亂象的由來。
族群融合,確實需要真誠;在不同教育環境間,創造真正的和諧共生。誠如,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說:「所謂共存,就是認知到彼此的差異,接受不同點。」他又說:「愈慈悲的人,愈誠實;不慈悲的人,會不安、會懷疑、會恐懼,結果會變成雙面人。」鄰里街坊,每天會碰頭的居民,除了和平共存、共榮之外,有必要為顏色爭辯嗎?有必要沒事找事做嗎?放下,真正放下,圓融共生吧!
街坊一角/唐啟裕
- 200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