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宜蘭的人,都知道冬山河,原來的老冬山河,是一條又彎又淺的砂石河。從主流的大伯爺坑,經過冬山街,穿通鐵路及省路水泥橋,直竄入海,所經過的農田,從山坑到海口,幾乎分割了整個溪南的平原。以前,家住蘭陽平原,經常到老河的河邊去散步,秋冬之際,雨季來臨,煙雨濛濛,觀賞河景,真是詩情畫意,美得像仙境。
新冬山河就是目前所看到的河流,在鐵道與山谷之間有主流,是屬於上游;在鐵道至出海口有四個支流,是屬於下游。這些支流都有水控閘門,每支流的河寬約二十多公尺,水深流緩,河中魚蝦甚多。居住宜蘭期間,我時常利用公餘假日,到河邊去垂釣,這裡面的魚以福壽魚最多,尼羅河魚次之,釣餌不一定使用蚯蚓,有時用甜番薯或細苔,均可以釣到。魚兒有大有小,大者如手掌那麼大,我經常釣到手掌大的尼羅河魚,一竿雙弓是常有,那種拉魚上釣,真是相當過癮有趣。
新冬山河出海口附近,有人以機器船隻在捕魚,這種捕魚方式,使河裡的魚蝦大量減少。據說以此為業,把捕獲的魚蝦,批發給市場的魚商,其收入不亞於公務人員的收入。如果能適度加以禁止,此大量式的捕捉,新冬山河的魚蝦,是相當可觀的了,這條河確實需要有人來管理才好。
老冬山河,是宜蘭縣溪南地區很重要的灌溉河流,沿河附近的稻田很多,稻子蔬果都是依靠這條河流的水。老河水淺而清澈,河面淤積又過度廣泛,水量沒有集中,容易氾濫成災,下游農民在灌溉上,深感困難。自從新冬山河開拓築成之後,水質依然清澈,河直流緩,可供伐舟選手訓練場所,更是蘭陽平原上,獨一無二的絕佳景點。走遍全省,新冬山河的水,還算是上選的水質,確實此河沒有受到污染。
以前的農田,都是要堵水溝裡的水來灌溉,自從新河興築之後,河水隨時都足以灌溉農田,農民不需再堵水來灌溉了。如果上游農田缺水,可以轉下閘門的控制器,就可以蓄水來灌溉,比以往方便多了!農田不缺水,其稻穀生產也就大大增加了。
最讓人興奮的事情就是:新冬山河畔將規劃為河濱公園,從省道一直到出海口,幾乎四分之三的河道兩岸,就是一條長條狀的河濱公園。河堤的下方,有左右兩條足以通行汽車的車道,外地來的開車遊客,可以隨時在河畔停車,然後爬上河堤上面去看河景,遙望那一片青翠的禾田,在那陰涼的黃昏裡,別具一番悠閒享受!未來,新冬山河的河堤上,處處有咖啡亭,可以居高臨下,遠望河景田野,這是談情說愛的好去處,也是人生悠閒享樂的天堂。目前,已經規劃好的景點有親水公園,此公園旁有一個跨河的捷徑橋,大紅色的拱橋,陪襯綠水藍天,非常明顯亮麗,日落黃昏,迷茫的橋影,倒映在水中,恰似一幅國畫。
在水閘門附近,可以揮竿垂釣,空曠的微斜河畔,五百萬的陽傘下,涼風陣陣,隨時都可以有魚兒來上鉤拉竿,一天下來,拉上幾條大魚就夠本了。很多附近公教人員,常趁著假日來此,垂釣取樂,有些釣客把草蓆帶來,在河畔斜坡上,一攤半眠,可以手握魚竿又能甜甜入睡,真是「摸蛤仔兼洗褲」,一舉兩得了。
新冬山河的興築,主要是因為老河過於淤淺,山上的洪水急速奔瀉,老冬山河無法消納,以致常常洪水成災。某年洪水氾濫,洪水太大了,當時就奪走了數條人命,震驚了中央政府,才撥款將老冬山河,做截彎取直,將那不堪使用的老河,加以改道、挖深、拓寬,從山谷直通到出海口,也就是現在的新冬山河了。那原有的老河道,就廢除不用了。
大地有太多河流,這些河流都是在平衡大地高低的水量,這是大自然的產物,不可以破壞!可惜,人類為了自己的生活需求,竟然做出反自然平衡的破壞行為,以致造成水源區,無水無木的反自然現象!當今,山區過度開發,導致山區流向平地的河水,遭受嚴重的污染,林木失去護土的保固作用,山上的水土流失,造成平地河流嚴重的崩潰,居民生命財產,飽受威脅。
人類必須克制自私的慾念和需求,迎合自然法則,適應生態保護的生活環境,保衛生態為職責,來適存於這個大自然環境中。跟其他自然動植物一樣,和平共存!地球已經是經不起再被揉 了!地球也出現了有史以來的百病雜疾了!眼見這些快要來臨的自然反撲禍端,人類要即時省悟,及早做好事前的預防工作,努力來挽救地球的疾病,這樣人類未來才有希望。現在克制一點,將來才有光明的前景。
早期河底都是細石和泥巴,因為當時山區林木土石,都沒有被破壞。山土沒有被挖鬆,山上的樹木土石都是牢固完整,不會被雨水沖刷到河裡去,只有輕浮的泥巴細石才會被雨水沖刷下來,流入河底。而今,山區被大量開發使用,山上林木土石都被鬆動了,無法固定在山上,所以,常見有大雨來時的土石流,巨石大樹都被雨水沖到平地的河裡去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反自然行為,同時,山上的自然生態,跟水中的生物,也面臨失衡。以致空中無鳥飛,水中無魚在,這是自然警訊,值得深思。
呼籲全人類,克制自私慾望需求,以大自然為生活環境,跟其他動植物為友,共同生存,用大愛來面對所有生物,不掠侵他生物而自足!不破壞山林土石而自殘!相信數十年後,這個地球村,將會萬物蓬生,環境優雅,青山綠水,成為人間仙境!
冬山河邊人/游福生
- 20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