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梔相傳由緬甸傳入,花香類似梔子花,因此得名。又名「雞蛋花」,因花朵外顯乳白及內呈艷黃的顏色,宛如去殼的雞蛋而聞名,此外還有粉紅、桃紅、紅白等花色可選擇,芬芳馥郁富有濃郁香氣,多栽植於門庭院落,初夏四處可見素雅清香的緬梔花盛開綻放。時臨凜冬氣候不耐寒,俟葉片落光後,三叉狀的光禿分枝形似鹿角,故又別稱「鹿角樹」。
緬梔品種繁多,邇來也陸續出現不同層次的紅色花系與豔陽互相輝映展現炙熱如火,散發盛夏熱情,告知人們春天已盡,夏日將臨的季節,共同見證那股優雅柔美,恍若涉世未深的姿態,像似害羞的小姑娘靦腆般臉蛋,雙頰緋紅羞澀模樣。此時,嘴角泛起微微上揚,透露出愉悅的心情。眼前白色花瓣的英姿翹楚,綠色葉子搭配外白內黃的花,相鄰建築物與空間的美感,襯托出風貌景觀之美境。走近聞香撲鼻,一股淡淡的幽香,洗滌身心的疲憊,令人心曠神怡。
坊間名著《裨海紀遊》中曾為之賦詩:「青蔥大葉似枇杷,臃腫枝頭著白花,看到花心黃欲滴,家家一樹倚籬笆。」據傳,17世紀時荷蘭人將雞蛋花引進臺灣遍植水池岸邊,當花落水面時,其汁液有消滅孑孓的功能,自然可減少蚊蟲,古人真是連滅蚊都有其探究。
時光記憶抽回童年,校園操場後方栽種了一排筆直緬梔樹。來到下課期間,遊玩到那裡,總愛隨手撿拾花兒,來段搞笑惡作劇,將花朵往頭上一擺,像個花癡一樣,同學間彼此捧腹大笑。迷人的花兒帶給孩童們無限的希望與歡樂,成為兒時印象中不可缺少的追憶情懷。
緬梔花語是孕育希望、復活及新生。生活中低調、含蓄及擁有平凡的愛,如實道出人生的最佳寫照。在繁忙工作和生活瑣事之餘,不妨停下腳步欣賞這位春末夏初到訪的花嬌客,具有熱帶風情的緬梔花,每逢花開時鋪灑地面落葉繽紛,為這城市增添浪漫氣息。看到雞蛋花就好似處身在東南亞熱帶島嶼海灘,遨游在蔚籃的南洋氣息的天際般。
初春蓄勢含苞待放,盛夏脆綠滿枝頭,秋冬過境洗淨一身胭脂,即使僅存光禿禿的枝幹,身形彎曲自然,各有風韻所在。此刻,再次與花相遇,只有感嘆時光流逝,物換星移。有如花語詮釋般,簡單生活與希望的愛,珍惜生命到永遠。
緬梔花開時/楊森永
-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