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東引地區針對屋齡超過三十年的社區委託專業技師鑑定,結果是房屋安全結構有問題,馬祖四鄉五島普遍存在同樣的問題,早期戰地政務時代興建的海砂屋,到現在都有一些問題慢慢浮現,政府與住戶都應該理性面對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馬祖四鄉五島均有不少所謂的國宅海砂屋,戰地政務期間,這些民宅全是由兵工協建,當時物資運送困難,房屋建材與施工品質都遠低於現在的標準,包括外牆剝落、鋼筋鏽蝕、水泥磚牆粉化等問題,隨著屋齡逐漸老化,問題也將一一浮現,原來使用壽命可達五十年的RC結構,因為建材及品質不佳,壽命會縮減,這對大部份國宅屋齡已超過三十年而言,就是潛在的危險。 倡導「長住馬祖」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施政方向,長住馬祖的首要條件是要住者有其屋,目前除了南竿清水正進行住宅興建計畫之外,其它鄉島並無類似的規劃,大部份民眾居住在所謂的「危樓」之中,東引七戶住戶結構問題只是馬祖海砂屋問題冰山一角,政府與住戶都應面對這個事實,再拖下去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一旦因結構導致安全問題,後果將不堪設想。 推動海砂屋重建是一項大工程,首先必須取得住戶共識,這一點也是最難克服的。如果住戶無法意識到這個潛在的危險,政府很難幫得上忙。委託專業技師鑑定是一種可行的方式,以目前的建築科技,房屋結構的承載力很容易經由科學鑑定得知,如果真屬危樓,政府有義務提出警訊,而戰地政務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地方自治後,政府也不能坐視不管,必要時得以優惠的配套措施協助重建,否則問題將永遠無法獲得解決。 馬祖的住宅安全亮起紅燈,如果連住都不安穩,更何來長住馬祖理念之實現,面對住宅安全問題不能採取觀望態度,政府能為保留閩東建築特色制定補助辦法,解決危樓問題也能從此角度出發,唯有政府與住戶共同面對,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四鄉普遍存在海砂屋危樓問題 政府與住戶應理性面對尋求解決
- 200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