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其敏特稿】完成於西元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的東湧燈塔,到明年五月就整整滿一百年,對於這樣「百年難逢」的歷史時刻,在東引鄉公所及地方媒體相繼建議提出擴大辦理慶祝活動之後,已經分別獲得縣政府和中央民代的重視,同時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屹立了一個世紀的東湧燈塔,以所蘊藏的歷史文化深度,除了可以提升馬祖的知名度外,還能與觀光產業融合,達到行銷馬祖的目的。但是,讓我們憂心的是距離「百年盛事」僅剩一年多一點點的時間了,要計畫擴大辦理慶祝活動,以及達到宣傳行銷馬祖的效果,整個企劃作業從現在就要開始展開了。如果以現在所瞭解的到明年度再編列預算配合百年慶活動,時間點上就已經太慢了,可以想像匆忙上路的結果,其過程一定是虛應一番、草草了事,枉費東湧燈塔在峭壁上孤懸了一個世紀。 在民國七十七年已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蹪的東湧燈塔,現在仍由財政部關稅總局管理。國家古蹟欣逢百年慶,是何等重大的日子,至少主管古蹟的內政部、使用管理燈塔的財政部和主管全國文化事務的文建會,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有了上面這些中央部會的撐腰,東湧燈塔百年慶的活動經費應不致於沒有著落,現在最缺的是我們地方政府到民間,要以什麼樣的格局和創新能力來迎接東湧燈塔的百年紀念。 當文化產業已變成觀光發展的重要精神內容時,東引東湧燈塔建造滿百年的歷史時刻,無疑地為馬祖的觀光行銷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新的話題。所以,如何善用這難逢的機會,藉由東湧燈塔題材讓馬祖「發光」,以歷史人文搭配樸實自然的戰地景觀,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深度旅遊到馬祖形象,從地方公部門到民間都必須要有這樣的認知和期待。 至此,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瞭解到,百年慶活動起跑的時間是愈快愈好,當愈來愈多的人都知道東引還有一座在清朝建造的洋式燈塔時,馬祖東引的品牌與形象也就深深植入許多人的心裡了。況且,國家級的活動不能當成地方的一般活動來看待,一系列的藝文展演、學術研討、紀念郵票發行、國際宣傳、邀請總統或行政院長主持百年慶剪綵,到地方的食宿、車輛的安排,都在在考驗著公部門的能力和智慧,所以若不能現在就未雨綢繆展開思考規劃,到時急就章的作品,不但達不到宣傳馬祖的效果,恐怕還要背負能力不佳和效率僵化的罵名。 一百年前,從選址、規劃、人員延聘、購辦材料到經費籌措,英人赫德一手主導了東湧燈塔的完成。百年後,征伐的鼓聲已遠了,燈塔始終站立在嶙峋山石上,昂首迎風。只不過前人是為了船隻航行安全而建造燈塔,在走過一個世紀之後,如何還能讓古老的燈塔保有存在價值,使傳奇再造新頁,也只有靠現代人的創意和努力了。
東湧燈塔屹立一世紀 百年難逢
- 200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