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火星文」一出,輿論譁然;國內媒體這兩天大幅報導九十五學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竟考網路語言的語文修正題,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任簡茂發昨天表示,命題委員會將在答案確定前,針對外界疑義,再討論徵詢大家意見,屆時會做周延考慮,至於能否送分不是他能決定;至於馬祖考生中,網路族相當普遍,認為這沒什麼,只覺得頗有趣的。
簡茂發說,大考中心每年學科能力測驗考完後,也會提出有關命題優缺點的試題分析報告,今年也會針對國文科網路流行語言的語文修正題是否影響學測考試鑑別度與難度,進行探討與檢討,做為未來命題改進的參考依據。由於學測預定二月六日開始閱卷,因此,國文科語文修正題是否送分?最遲在未來兩週內就會確定。
對今年學測國文考題包括所謂「火星文」等網路流行語言,現有正反兩面看法,考試確實要考大家共同的語言,但這題簡單說就是改錯題,讓大家知道少數特殊群體使用的語言,強調應該要能通俗表達,而不是用網路少數族群的語言做正確答案;而學測國文試題的網路語言,雖然只是部分人使用,未達約定俗成,但命題題型的考試評量重點不一樣。
今年學測國文試題裡面提到的「3Q得Orz」、「::>_<:: 」等表情符號,也不全是網路族群青少年次文化才流行的語言,例如,3Q在教育心理輔導學界也常常使用,因為輔導要求IQ、E-Q、CQ兼具,才會有禮貌、謙虛、聰明,為了容易記得,就以3Q簡稱,也有Thank you感謝的諧音,至於前述形容「哭」的符號,確實是有人「看」不出來。
「火星文」現身學測考題 外界反應兩極
- 200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