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竟瑋/南竿報導】昨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驚蟄,春雷凌晨作響,在傳統觀念中代表風調雨順、穀物豐收。能否解決南竿旱象,五到六月的梅雨季是一大指標。
馬祖氣象站表示,傳統二十四節氣的「驚蟄」,一般在陽曆的三月五日或六日,驚蟄前後常有春雷出現,這是因為春天暖濕的空氣被冷空氣舉升,產生強烈對流,使得雷雨出現的機會增加;所有正在冬眠的昆蟲被春雷震醒後,紛紛脫離蟄伏的狀態,故命名為「驚蟄」。
民間認為驚蟄這一天若打雷,表示這一年可能豐收,有「驚蟄聞雷,穀米賤似泥」的諺語。如果驚蟄過了好多天,都沒有聽到春雷響起的話,那這一年就可能會缺雨水而收成不佳。因此有「驚蟄未蟄,人吃狗食」的農諺。而若在驚蟄之前就打雷,雷聲隆隆不斷的話,那就預示這一年雨水將可能比較多。
目前南竿還在日間供水、夜間停水的限水狀態;水廠方面表示,五到六月的梅雨季能否如期來臨,充足有效蓄水,是解除限水的一大指標。春雷乍響不僅給傳統農民信心,也替限水解除帶來希望。
驚蟄,春雷作響 豐收好預兆
- 20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