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機場行情俏 黃金航圈拚商機

  • 2010-10-24
(中央社電)繼和上海虹橋機場對飛後,松山機場31日將和日本羽田機場對飛,預定明年和韓國首爾金浦機場對飛,東北亞黃金航圈已完成2/3,商務型首都機場的功能日益明確,行情愈來愈看俏。
交通部2年多前就開始推動松山機場成為東北亞黃金航圈的一環,並將松山機場定位為小而美的商務型首都機場,國際線的服務清楚界定在兩岸與東北亞的首都及商業城市為主。
民航局指出,東北亞黃金航圈概念,就是讓松山機場連結同樣距離市區較近的機場,節省地面交通時間。例如同樣到市區,松山比桃園機場、金浦比首爾仁川機場都可快40分鐘,虹橋比上海浦東機場快60分鐘,羽田比東京成田快100分鐘。對忙碌的商務旅客來說,省下的時間除了可以多和家人相處,因商機稍縱即逝,也許可多成交幾筆生意。
松山機場原本就是國際機場,民國68年桃園國際機場啟用後,松山機場只剩國內線功能。78年到88年間因國內航線繁榮,有過輝煌紀錄,後來因第2條高速公路通車,松山機場營運日益走下坡,3年多前高鐵營運,航空公司紛撤出國內航線,松山機場營運跌落谷底。2年多前兩岸通航後,松山機場燃起希望,隨著兩岸陸續增班,松山機場愈來愈忙碌,連台北航空站人員都形容,原本以為機場要關門了,現在不但飛兩岸,馬上要飛日本,明年還要加韓國線,機場有如重新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