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秋月/南竿報導】大前年開始引進的新馬鈴薯品種,經過三年的試種期,已經證實完全可以適應馬祖的氣候生長,淡黃色的外皮,較為扁平的外型,跟一般進口深色,為長期冷凍的馬鈴薯口感完全不同,但目前種植的農家仍有限,今年收成較晚,仍有一株二公斤左右的產量。
馬祖在地種植的蔬菜相當有限,多數必須仰賴進口,但是經過長期冷凍的蔬菜總是缺了點新鮮味,在地農家也想種植一些新鮮蔬菜,但是因馬祖氣候使然,並不是什麼都能種,這也造成大白菜、蘿蔔大家種,最後產生賣不出去的壓力。前兩年由日光海岸老闆劉天順引進的新品種馬鈴薯,這兩年逐漸增加試種的農家。
昨天檢驗今年馬鈴薯的栽種成績,仁愛村的農家因為晚一個月種植,今年收穫較不如預期,新品種馬鈴薯的最佳生長期,為十月到二月,不過一株株挖起來,好的也有一株二公斤的成績。
建設局的同仁昨天在現場建議可以在下雨前後施用草木灰(以1比800到1200的比例),可以抗寒害及病蟲害,另外採收後期,可以用除蟲網或抑草席覆蓋,讓收成的質量更好。
別看一顆顆土黃土黃的馬鈴薯,總是毫不起眼地擠在蔬菜群中,它可是最受德國人喜愛的食物之一。許多德國人買菜時,總會抱著一堆馬鈴薯回家去,據說這是他們戰後延續下來的飲食習慣,也因馬鈴薯本身容易種植與能夠長期保存的特性,直到今日,它在德國食物中仍保有著元老級的地位。
在德國,馬鈴薯不但可以拿來煎煮炒炸,甚至能做成各式的麵食與烤餅。目前德國市面上約有三十多種馬鈴薯。依德國人的烹調習慣,馬鈴薯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比較結實、適用於沙拉與油煎的馬鈴薯;第二種是可拿來做為烤餅或焗類餐點的馬鈴薯;而第三種馬鈴薯則擁有最鬆軟的特質,它適合用來製做馬鈴薯泥、馬鈴薯球等餐點。
為了讓大家對於在地種植的馬鈴薯更加懂得利用,建設局表示,今年會邀請家政高手來教導大家製作不同的馬鈴薯料理,增加馬祖在地食材的多元及選擇。
三年試種 新品種馬鈴薯成長良好
- 2011-03-05
新品種馬鈴薯在地區經過第三年的試種,證明完全適應馬祖的氣候生長,淡黃色外皮、扁平外型及鬆軟口感,建設局未來將持續推廣地區農民種植。(圖/文:劉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