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農業 減低進入世貿的衝擊

  • 2002-01-20
本報發自北竿報導,當地最大的板里蔬菜生產區,受
到國軍部隊減少和大陸農產品進口雙重影響,產量日趨
減少,農友種菜僅能勉強糊口,這種現象也發生在其他
鄉村,值得重視。我國今年成為世貿組織會員國之後,
對農業衝擊是必然的,政府對此正作全盤性規劃,農委
會邀請國內農漁業專家來馬舉辦對策說明會,希望能對
地區瀕臨蕭條的農村施以振興方案,使為數不少的農友
得到利益。我們認為傳統農業有其保存的價值與必要,
大環境無法抗拒,唯有調整生產結構,才有開創農業第
二春的希望,而能在競爭激烈的農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我國加入世貿後市場門戶大開,衝擊最大的就是農業
,原因在於台灣農業規模很小,成本相對提高,而外國
則有這方面優勢。過去我國是靠關稅和禁令,使國外農
產品不易進口,未來關稅大幅降低,連台灣農業都無法
抗衡,馬祖豈有招架之力?

中央政府針對問題,採取輔導與補貼的方式,讓農友
渡過難關,再以全新的面貌出擊,這些優惠措施必然涵
製lash;金馬外島,不過,地區農地規模很小,所得到的支援
也有限。

我們知道每次颱風過後,中央針對災情嚴重的農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