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很不幸,救難積極很可敬

  • 2002-03-13
「東佶二號」平台船日前翻覆,一工人歐家祥下落不
明,經過七十二小時黃金搜救工作告一段落,這項不幸
的海難凸顯海上安全的重要,而在搜救過程中卻又展現
地區救難體系的健全與軍警民通力合作的精神。

平台船翻覆的原因有待調查,不過,四面環海的馬祖
,不論產業發展與軍民生活,都和海的關係密切,因此
,海上安全應該排在首位。過去鄉親以海為田,生計多
靠漁撈,在科技落後、設施簡陋的年代,海上事故層出
不窮,現在社會進步,再有海上問題發生,人為因素居
高,當然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導致海難,非事先可以預防
,但是能夠小心謹慎,不做無謂的冒險,問題便能減到
最低。

輪船也好、平台船也罷,發生事故多因機械臨時故障
或風浪強勁而起,所以要加強機械保養,更要密切注意
氣候變化,以今天先進科技,機械在正常的情況下不易
損壞,氣象預報也很準確,遵照航行機制就有安全保障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海難發生對當事人和其家庭以及社會,造成嚴重傷害
,當應深入瞭解原因,以起警惕與教訓效果。而在事故
發生之後,地區相關單位人員在第一時間投入救難工作
,這種效率與熱忱,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