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一直存在的濫葬問題,最近因為網友的關切,又搬上檯面,成為大眾討論的重點。馬祖幅員如此有限,如果濫葬問題不能有效改善和杜絕,讓各地繼續出現零星墓園,不難想像未來「活人與死人」爭地的場景,馬祖還有什麼發展可言。因此,政府應該把這個問題當作重要施政來處理,縣民也要瞭解濫葬的後果,共同保有地區好山好水,達到永續經營目標。至於如何處理這個老問題,我們以為,應該從治標和治本雙方面努力,在治標上,採宣導和執法並行,避免濫葬繼續發生,治本上,則要推動墓園遷移工程,把所有墳墓歸納到公墓,解決此問題難免有困難,然而,政府和民眾能夠配合,特別是政府擁有資源,也有義務,發揮公權力,必然會有一番作為,我們充滿期待。 過去數年以來,政府致力杜絕濫葬,採取一些措施,例如頒布禁令等,縣長陳雪生對此十分重視,承辦單位也很用心,然而效果卻很有限,最大的原因在於缺乏執行,因為過去只注重禁令頒布和宣導,沒有施展公權力,民眾把它當成「耳邊風」置之不理,我們知道,地方鄉親多數很守法,性情也很平和,對於政府政策一向配合。基於此,政府如果能夠以宣導和執法並重,即使現階段無法推動墓園移動工程,至少也可以避免濫葬繼續惡化,在全縣各鄉中,東引的公墓政策最為落實,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值得效法和借鏡。 其實,濫葬問題和地區公墓公園化政策沒有落實,關係很密切,如果公墓公園化政策能夠落實,濫葬問題就會減少,甚至於杜絕,我們以南竿和北竿作一比較,南竿的民眾公墓稍有規模,民眾接受度也高,所以各村濫葬較為緩和,北竿公墓尚在興建之中,在此之前,幾乎所有死人都是濫葬,事實上,在沒有公墓的情況下,民眾不自我處理又能如何,而東引是全縣公墓設施最為完整的鄉,也是沒有濫葬問題的地方。 包括北竿在內,過去因為未設公墓或設施不足,鄉親為濫葬找出理由,可是往後各島已經設置公墓,而且相關設備逐漸改善,如果再有濫葬問題出現,不是政府執法不力,就是民眾不守法。為此,政府應該先致力於治標工作,亦即宣導和執法並重,儘管主管部門指出,政府對於濫葬問題,「凡是能做的,已經都做了」包括各種宣導,可是單單宣導是不夠的,必須嚴格執法,因為,今天幾乎所有民眾都知道,自己隨意開闢墓園,於法不合,可是他們依然為之,原因何在,難道不怕觸法?當然不是,鄉親之所以不理會政令,是因為政府缺乏公權力,政令形同具文,當他人「違法」建墓而沒有遭到取締時,自己也就「效法」起來。至於治本工作,則是把所有零星墳墓,全部歸納到公墓,就像是南竿機場興建時,遷移墓園工作一樣,其實也不怎麼困難,用心、溝通和執法,是成就事務的必要手段。 地區濫葬問題,既然已經搬上檯面,而且受到各方重視和討論,大家不妨平心靜氣討論個結果來。
杜絕濫葬,應從治標、治本雙方面努力
- 200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