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不久的南竿四維欣園養菇場,利用假日開放現場採菇活動,並且在本報刊登廣告以招徠賓客,果然引起不錯的回響,這種促銷方式,在地區十分少見,很有創意,值得鼓勵。今天從政府到民間都在強調休閒農業,然而這不是口號,要有具體行動,基於此,在政府方面很積極,縣長陳雪生已經多次表明輔導立場,民間也有所表現,目前已經出現魚類加工、海帶養殖和養菇場,都是可喜的現象,有了行動更要注重經營,能夠做到品質和行銷,就有成功的希望,而欣園養菇場在品質和行銷上,做了很好的示範,跨出重要的一步。休閒產業的路還很長,我們要走下去,就要投入更多的智慧和資源,我們有鼓勵也有期待。 我們常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其實產業更要變,任何一種產業,都會隨著環境而有起落,在台灣每年有千百家廠商倒閉,同樣的,也有千百家公司興起,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世貿組織之後,產業面臨革命性的改變,農業的衝擊尤其強烈,正因為如此,政府大力輔導農友改善經營體質,朝高經濟和休閒農業方向努力,面對國內外農業環境的變遷,馬祖自然也不能墨守成規,要走出自己的路,這條路要怎麼走,就地區以發展觀光為產業主軸來看,農友似乎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唯有致力休閒產業,才有一條生路,這是大環境使然,也是求生存的必要手段。 大環境對農業的影響,既然是世界性的,我們只有順勢而行,馬祖幅員很小,固然禁不起強大的衝擊力,可是,也因為規模小,轉型比較容易,而居於有利的地位,以全縣四鄉五島而言,真正從事農業者,為數不多,政府如果在政策上作多,並給予優渥的輔導,加上強力的宣導,鄉親必然有所感動和思考,進而給予配合,現在進行的魚類加工和海帶、香菇養殖便是實例。馬祖是以觀光立縣,發展休閒農業切合需要,不但為農友開創新局,同時對於觀光業也有正面的意義,可謂一舉數得。 台灣農村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活力,除了農友盡心盡力於農事,主要在於轉型快速,當國內外情勢對傳統農業不利時,農友在政府政策指導下,很快進行改善,以迎合市場需要,而休閒農業則是他們轉型最為成功的典範,現今在台灣各縣市農村,都有提供參觀和購買產品的農場,觀光客一面觀賞農作物,瞭解生長情況,另一面現地採收,感受做農夫的滋味與樂趣,也掏空觀光客的口袋,這種既受歡迎,又有利潤的做法,就是休閒產業的優點。 馬祖因為氣候和土壤不同,生產出來的農作物,具有獨特的風味,特別是地區空氣清新,沒有汙染,這種優質的產品,以今天國人對衛生食品之喜好,必然得到正面的回響,由此,馬祖休閒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鄉親於其觀望,不如付諸行動,四維欣園養菇場,已經做了很好的示範。
發展休閒產業,養菇場有創意
- 200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