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美化環境,不但是現今政府重要施政工作之一,更是地球人類共同的責任,地區軍民數十年來為此所作的努力,已經見到成果,但是這項工作沒有止境,需要繼續投入心力。為此,連江縣政府今年特別擴大造林、美化面積,運用大筆經費購買各種林木和花卉,在軍民同心協力下,達成年度計畫目標,為大地增添綠意,也為地球環保貢獻力量,這是多麼可喜的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地區出現一些羊群,在主人放養下,在外啃食樹苗,這是生態環境最大的殺手,我們希望鄉親自我克制,政府更要施展公權力,促使樹木、花卉順利成長。 本報發自東引一則圖文,標題是「人羊之戰」,指出今年在東引島上栽植數千株海桐和南洋杉等樹苗,遭到羊群啃食。報導又說,自從羊群放養以來,東引這幾年的植樹造林績效,只能以成果不彰來形容,凸顯「羊害」之嚴重。這則報導,對養羊的當事人而言,或許不以為然,可是,站在生態環境立場卻是一針見血,我們肯定記者的勇氣和作為,只要對生態和環保有益,都會受到公平的評價。 對鄉親而言,羊,曾經是主要副業,羊,也是一種財富,早年有不少家庭飼養,「放羊的孩子」這個稱號,對於經歷過的民眾來說,是美好又值得回憶的事。在一群又一群的放羊孩子中,也編織出許許多多溫馨而動人的故事,隨著大環境的改變,羊兒不見了,這些孩子也老矣!甚至隨羊而去,今天在全縣四鄉五島,羊群已經不容易再見到,東引可能是例外,莒光也有一些,我們不是反對鄉親養羊。事實上,在多元化社會中,任何行業只要合法,都會得到應有的尊重,現在的問題在於羊隻對林木、花卉的傷害。據專家表示,植物經過羊隻啃食之後,就不會再成長,且慢漫枯死,正因為其傷害力大,政府在多年前,即明令民眾不能將羊放養,亦即,羊可以飼養,可是不能放任在外覓食,這項命令沒有廢止,現在應該還有效。 馬祖以好山好水見稱,我們也以擁有這項資源為傲,然而好山好水不是憑空而來,乃是軍民長期奉獻的結果,其中最大的動力來自造林和美化,使原本童山濯濯變為海上公園,由此可見林木和花卉的重要。凡是參與植樹工作的軍民都知道,從一株幼苗到成長茁壯,何其困難,早年阿兵哥植樹,在長官嚴格要求下,幾乎把它當作幼兒來呵護,然而要破壞一株樹苗,也很簡單,特別是羊群,像是一陣狂風,所到之處無一倖免。 近年來,在政府積極和鄉親配合下,地區的生活環境一直保持不錯的水平,尤其是,許多重汙染的行業,如家禽畜牧飼養,已經明顯減少,過去幾乎家家作為副業的養豬,竟然能夠在我們的土地上,近乎消失,可見鄉親注重環保以及生活品質的程度,羊隻也一樣,它對樹苗和花卉傷害如此之大,飼養者還能視若無睹嗎?
因小失大、樹苗遭殃/東引「人羊之戰」的省思
- 200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