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完成年度大檢修的「臺馬輪」,出廠後首航又告機械故障,必須再進廠,而且需要半個月時間才能修復,連江縣政府立即採取措施,以「金門快輪」替代,維持台馬海運暢通。這次船隻故障原因,經過相關單位瞭解和討論,認為是福澳港深度不夠所致,果真如此,就應該加速碼頭浚深,事實上,這座碼頭啟用二十多年來,尚未對海底作一番清理,現在利用機會,清除淤泥和雜物,未嘗不是好事。由於地區環境特殊,台馬之間海上交通不可缺,所以再多、再大的難題都要克服,以「臺馬輪」為主軸,提供軍民便捷的交通服務。 任何船隻都要保養和維修,「臺馬輪」也不例外,可是在修復完成之後,又發生故障,就難免引起鄉親聯想了,縣府交通局和業者能夠立即進行討論,並找出原因,是負責的表現,可是地方也有雜音,真象如何,應該有更為明確的交代。我們信任專家,卻更注重台馬海上交通現況和需求,因此,政府和業者應該針對問題,迅速謀求解決之道,只要「臺馬輪」能夠起動,政府就有公信力,反之,政府再多理由,鄉親也不一定聽得進去。 福澳港碼頭早年是由軍方興建,而且使用二十多年,在這段不算短的時光中,碼頭已經發揮很大功能,也因為這座碼頭的存在,使地區在結束戰地政務之後,能夠加速推動觀光等產業發展,使社會維持應有的活力。然而,碼頭和機械一樣,適時也要給予保養,現在發現深度不夠而造成輪船絞纜事故,固然令人遺憾,特別是影響到台馬客運品質,卻也因此凸顯問題的重要性,政府能夠面對,一旦浚深完畢,絞纜事故可望避免。 馬祖地理環境非常特殊,大潮時潮差竟然高達六、七公尺,這是世界少有的(基隆潮差大概只有一、兩公尺),由於潮差大,導致碼頭營運和管理上的困難,不過潮差大,也有正面意義和功能,地區沿岸海產如此豐富,即得力於巨大的潮起潮落,進一步看,馬祖能夠獲選為「國家第六處風景特定區」,也和海岸景觀有關,因為在評審中,專家學者對沿岸特色很有興趣,給予高分。今天發生輪船絞纜事件,碼頭和潮差無過,問題在於疏忽。 在島島有碼頭的情況下,目前全縣四鄉五島都有碼頭,而且還在擴建中,有關碼頭管理,應趨於常態,自從設置港務處以來,對於碼頭營運,已經建立一些制度,可是仍然有待改善,像是碼頭浚深工作,就必須列入年度施政計畫,不要等到問題發生再處理。現在的「臺馬輪」問題就在眼前,如果低潮不能進港,勢必要更改進出碼頭時間,對於已經習慣乘船的旅客,將是一大困擾。 碼頭設施和輪船進出是相輔相成的,過去因為碼頭深度夠,輪船可以自由往來,未來類似「臺馬輪」這種噸位的船隻,將要選定時間進港了,影響所及,使碼頭功能大打折扣,為此,當務之急,加速碼頭浚深工作。
加速福澳碼頭浚深,維持輪船正常航行
- 200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