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與防疫工作

  • 2003-05-13
縣長陳雪生昨天在縣府擴大主管會報中,特別講到民主法治,他是針對社會轉型所導致的不理性現象,由感而發。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政府部門,也出現在SARS防疫工作上,令人十分遺憾。馬祖的民主自由來之不易,大家應該珍惜,唯有人人守法重紀,方可說得上民主的真諦。 陳縣長出生基層,且經常深入鄉村,對於民情十分清楚,更瞭解社會的變動,所以他的談話也發人深省。在我們的社會上,的確存在一些衝動而不太理性的人,使法的尊嚴受到傷害,這絕非一個民主社會所樂於見到的現象。其實,現在的政府非常「開明」,施政計畫接受議會的監督,各種公共建設在推動之前,廣徵民意,以符合大眾需要;再者,政府首長設置信箱,連行動電話都是通的,隨時隨地傾聽民眾的聲音和訴求,大家有話、有問題,心平氣和,好好表達,犯不著傷感情。 鄉親不理性也出在SARS防疫工作,我們知道防止病毒侵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隔離。當人們從疫區回來或與疑似患者同機、同船時,即被列為隔離的對象,且依情節輕重,分級進行隔離,這是政府的政策,目的在維護自己,也在保護他人安全。當然在隔離過程中,難免造成當事人的不便或痛苦,可是這種不得已的做法,也是世界性的。世界各國只要出現SARS病例,都是採取隔離,而且他們比台灣和地區更為嚴格。據媒體報導,越南原本是SARS「發源地」,為何能夠在短短數週之內得到控制,主要原因就在於隔離澈底。這個國家十分落後,也不民主,正因為如此,政府的公權力可以充分發揮,也讓人民免於SARS的恐懼。相較於越南防疫的成功,台灣的確需要檢討,我國是不是太民主了,民眾對於政府的法令可以不加理會,隔離者能夠「逃跑」,這些不守規定的隔離者,影響所及,導致今天疫情的蔓延,為國家社會帶來重大的問題。 陳縣長說,我們面對SARS必須小心,卻不必恐懼。他指出,政府的既定政策和施政工作,必須照常推動。所謂小心,就是嚴密防疫網,做到絕對的防疫和絕對的隔離,而不恐懼,則為正常執行公務。在這場防疫作戰中,衛生局同仁和醫療人員全心全力投入,他們面對疫情的變化,其內心的壓力,比起受到隔離者,有過之而無不及,社會大眾應給予精神鼓勵。大家必須認清,防疫是每一個人的事,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所以人人要參與。 民主和法治是相輔相成的,鄉親在享受民主果實時,也要充分尊重法律,以凸顯法治社會的真諦。馬祖人一向具有熱情豪邁的特性,不論大環境怎麼改變,這種性情永遠要存在,也永遠受到歡迎。是以,我們針對任何事務,除了個人利益,也要為他人著想,更重要的是,現在是法治社會,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依法辦事,各種事務訴求如此,防疫工作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