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立法委員一行日前到地區考察,縣長陳雪生就兩岸實施小三通以來面臨的問題與未來突破提出報告,尋求立委協助和支持。其中有關「農漁產品交易中心」的構想,富有創意,且對地區產業發展和鄉親利益,具有正面的意義;因此,我們希望結合各方智慧與力量,特別是民意的壓力,早日得到中央的認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 縣府在建議中指出,目前馬祖地區充斥大陸私貨,其中又以農漁產品為最大宗,有關走私查緝及檢驗工作日益繁重且取締不易,建請在馬祖設置「農漁產品交易中心」,透過農漁會社團開闢果菜、漁貨批發市場,以引導由正常管道辦理大陸農漁產品合法進口,活絡馬祖商業和經濟發展,並保障地區消費大眾權益。兩岸實施小三通以來,即存在農漁產品走私問題,而且愈來愈嚴重,與其偷偷摸摸進貨,成為檢驗死角,損害消費者安全與權益,不如引導正常管道,納入管理系統,以合法取代非法。 中國大陸地大物博,成本又低,他們的農漁產品以低價傾銷,很受軍民歡迎。可是,因為是走私物品,沒有經過海關檢驗,消費者健康受到威脅,特別是大陸列為疫區,不論是農產品和漁貨品,在安全上都有顧慮。連江縣衛生局年來在市場進行抽檢,證實部份產品確實有問題,軍民既想購買又怕吃出病來,形成兩難。 就兩岸地緣和現實環境來看,大陸農漁產品進口馬祖,是必然的趨勢,況且以地區現在的農漁業規模,根本無法做到自給自足目標,需要進口物資補充;不過大陸的農漁產品,其先決條件要合法,唯有正常管道進貨,接受海關檢驗,才有安全上的保障,而「農漁產品交易中心」的設置,就具有此功能。我們知道金門有所謂的「大陸街」,大陸出產的所有物品都集中在這裡銷售,形成一種特色,不但提供在地軍民方便的購物環境,而且得到觀光客的青睞,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產品是否合法進口,然而,其交易方式是成功的。 陳縣長上任後,對於農漁產業十分重視,南竿、北竿已經先後成立黃魚加工廠和香菇養殖場;其次,在海帶和裙帶菜養殖方面也有初步成效,不過產業發展的主力在民間,政府只能站在輔導的立場。對此,需要更多鄉親的投入,創造更好的利潤,這些新興產業的原料都是來自大陸,而今天縣府致力「農漁產品交易中心」,也是著眼於大陸貨品,如果交易中心順利設置,和產業發展相輔相成,屆時海上走私可望大幅減少。重要的是,合法進口的產品,全部經過檢驗,軍民的權益得到保障。 實施小三通以來,受限於種種因素,地區實際得到的利益不大,引起民意的反彈和不滿,不過兩岸政策隨時在改變,中央假如支持地區設置「農漁產品交易中心」,將是商業和產業一大突破,也為小三通加分,我們充滿期待。
「農漁產品交易中心」的可行性
- 200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