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房屋群中,閩東建築佔有相當的比例,同時存在一些聚落,如北竿芹壁、莒光福正等。這些閩東建築,在政府聚落保存政策下,已有部份獲得整修,可是受限於經費,仍有許多申請戶在排隊等待機會。我們以為,閩東建築固然是人民的財產,更是地區的文化資產,也是觀光區的特色。不論基於何種考量,都有加以維護的必要,更重要的是,這種建築內部以木材為結構,非常容易腐蝕,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待以時日可能就會倒塌。茲事體大,我們期待在民代和縣府重視下,能夠早日得到中央支持,使這些老舊房屋獲得重生的機會。 連江縣議會在上個會期中,有關閩東建築整修問題,就是議員關注的重點,他們指出,自從政府實施閩東建築修繕補助辦法以來,已經受到鄉親廣泛的回響,不僅在地民眾熱衷,許多遷居台灣的鄉親也紛紛返鄉辦理申請,形成一股熱潮。民代選自地方,平時和鄉親最為接近,從他們的動作,看出地方各界對閩東資產的重視和期待。所謂民氣可用,現在是推動聚落保存最佳的時期,促使閩東文化資產免於流失。 在民國三十年代之前,地區各島幾乎青一色是閩東建築,後來因為國軍進駐,有了經濟活動,才有水泥屋的出現。因此,現在能夠留存下來的閩東建築,至少已達半個世紀之久,這些以花崗石為牆,瓦片蓋頂,內部則以木材為結構的房屋,如果長期乏人居住和維修,很容易遭到腐蝕。今天在村落中出現的許多破損頹屋,就是一種警訊,鄉親很清楚,也很擔憂,所以才會「一窩蜂」提出申請,以爭取時效。 經過這數年的努力,閩東建築整修工作的經驗已經具備,現在最大的難題是經費,在地方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中央的動向成為關鍵;為此,立法委員曹原彰日前特地邀請中央相關部會官員,前來地區會勘閩東建築情況。這項活動很重要,因為中央官員對地方事務瞭解不多,能夠讓他們親自到場,感受地區建築的特色和修建之必要,容易建立共識。 近年來政府在閩東建築維護和整建方面,雖然已經投入不少心力,但是多數集中在北竿芹壁和南竿牛角,其他村落沒有多大進展,今天我們要求中央的支援是全面性的,針對全縣四鄉五島需求,作全盤規劃和補助。事實上,馬祖由島嶼組成,鄉村加起來不算少,實際的房屋卻有限,其閩東建築充其量也不過數百棟,除了已經修護或沒有整頓必要,需要整建者不多,對中央預算而言,只是九牛一毛,現在的問題在於官員們心態和作為。 任何施政都有時效性,整建閩東建築更不能拖,本報「連江水」曾刊出馬祖標語的報導,其中有這麼一句話「現在你看到它,並不代表它將永遠留存」。這也是閩東建築寫照,如果今天我們不能積極面對,再過幾年,這些房屋將在這塊土地消失。基於此,我們要把閩東建築整修當作重要施政處理,因為,它在和時間競賽。
整修閩東建築,在和時間競賽
- 200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