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政府文化局今年補助地方文藝團隊評選工作已經完成,全縣四鄉五島共有十四項活動得到支持,總金額八十萬元。如果單從補助費用來看,實在顯得太少,對於活動內涵不無影響。不過,金錢固然重要,如果主辦者用心,活動具有內涵和創意,依然可以得到很好的回響。為此,我們以為,藝文活動需要鼓勵也要經費,特別重要的是,地區藝文界朋友能夠一本愛鄉情懷,在各自領域中發揮所長,為藝文活動賦予生命,帶動地方文化氣質,進而塑造地區良好風氣,提升民眾生活品質,我們充滿期待。 隨著地區社會開放,藝文活動也趨於多元化,其中最大的動力,來自民間社團的設立,提供文藝工作者揮灑的空間。但是,任何一種組織和活動,都少不了成員和經費,由於地區財政困難,政府編列文化項目的經費十分有限,對於藝文組織發展以及活動舉辦,多少產生負面的影響。前不久,地區一群文化菁英,向縣長陳雪生和縣議會所有議員提出陳情,內容具有建設性,受到府會高層的重視。在這份陳情書中,有關經費爭取與經費的透明化,著墨甚多,由此,也凸顯金錢的重要。 經費在各種藝文活動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政府十分瞭解,陳縣長已經承諾在下年度政府預算中,有關文化方面的經費將予以寬編,這是對藝文界朋友積極的回應,也是政府重視文化建設的具體表現。然而,我們在此要特別指出,一項成功的活動,固然少不了經費的挹注,可是金錢不是萬能,許多活動的經費很充裕,卻引不起人們興趣,甚至於被人所詬病,因為它缺乏內涵和創意。今天政府部門依法行政,舉行藝文活動,必要時可以委外,亦即由專業公司來主導,這些公司良窳不齊,往往成為活動成敗的關鍵。為此,我們希望,今後舉辦活動,不論政府單位或民間團體,如果案子委外,必須謹慎選擇專業領域的人才,就像是公共工程一樣,有經驗、負責任的設計公司,是工程品質的保證。 其次,地區鄉親的參與和水平也有待提升,我們在活動舉辦過程中,常常會看到「紀念品」或「摸彩」之類的贈品。這種設計使現場熱鬧,固然無可厚非,可是,鄉親如果是因為禮品而參與,甚至拿到獎品就離開,便混淆了活動真正的意義。我們的社會存在這種現象,或許是環境使然,可是身為文化工作者,負有導正社會風氣的責任,我們不能讓它一直存在下去。 地方自治實施以來,地區各項藝文活動增加了,鄉親生活品質也提升了,現今的鄉村不再是沈寂,民眾如果能夠熱情參與,用心去體會,便會得到更多的充實與滿足,這項動力,來自地方不同藝文團隊的奉獻。今天我們的社會,需要他們繼續為藝文播種,所以政府應該適時給予鼓勵,特別是在經費方面,讓這群專業又執著的朋友,有更多表現和服務鄉親的機會。
文藝活動,要鼓勵也要經費
- 200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