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乘客權益,固定海運航線和時間

  • 2003-07-08
 致力觀光發展的馬祖,需要各方面配套和資源,交通運輸是最主要項目,而在各種交通工具中,海運涵蓋的範圍最廣,話題也最多。日前有東引鄉長投書本報,現又有讀者反映,都和海運航線和時間調整有關,凸顯問題之重要。其實,任何一個開放特別是致力觀光業的地方,無不注重交通服務品質,對於交通工具、班次和時間的安排,也非常慎重。地區觀光業正在起步,對於交通狀況更不能忽略,鄉親的建言,值得有關單位和業者參考、改進。 「臺馬輪」前幾天因為配合學生活動而更改航線,引起旅客的不滿,儘管相關單位提出說明,而且從某種角度來看似乎也有必要;然而,交通一旦成為大眾工具,即為全民所有,也為大眾所遵守,除非不可抗拒的原因,否則不能任意調整。前些時日,立榮航空一架飛機,原本是飛往北竿機場的班機,突然在南竿機場降落,據說是因為公司高層人士趕在南竿參加活動,結果引發軒然大波,由此可見,公眾交通制度不論任何人都得遵守。  儘管地區近年來全力於交通建設,投入很多人力和財力,可是受限於地方環境特性,例如島嶼分散、氣候不定等,依然無法做到全面改善,大環境我們無法克服,小方向卻可以努力,航線和時間「可操之在我」。只要政府和業者建立一套制度,依照制度執行,不但不會引起話題,而且更有教育意義,因為交通制度一旦百分百獲得尊重,乘客也會養成守時的習慣;反之,如果交通時間不定,不但損害到消費者權益,同時影響馬祖整體形象。 地區海上運輸包括台馬和各島之間,這些交通工具,有政府也有民間,不論產權屬於何方,都得接受政府的規範。在所有海上運輸中,以南竿至北竿航班最為正常,也最為準時,這和地理環境有關,南北竿距離很近,天候影響不大,沒有理由誤點;至於東引、莒光以及台馬之間,外在因素很多,導致時有航線和時間更改情事發生。其實,馬祖很小,鄉親互動密切,有時基於特殊情況甚至人情,調整一下交通工具,在情理上卻說得通,不過,其先決條件,必須事先安排。至少要在半個多月前提出要求,主管單位認為可行,也要及時公布,讓各方特別是觀光客和旅行社有所準備,行程得以安排,現今資訊很發達,活動可以早作準備,交通也要考慮在內。 戰地政務期間,人治重於法治,反應到交通,更讓人不敢領教,中年以上的鄉親,對於過去台馬或島際之間交通船航線和時間,莫不感到無奈甚至痛恨,因為當時交通船資源,全部操縱在軍方手中,所謂的長官可以任意改變,「長官有事或長官吃飯」船隻都得等候,而且一等就是數小時。現在社會民主開放了,不再有威權了,交通自然回歸到制度面,我們樂於見到地區對外的所有交通工具,都是在正常的情況下行駛,以帶動產業發展。這是一個開放社會和觀光地區,應該有的交通服務品質,更是經濟活動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