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坑道登記過關,安全乎?

  • 2003-07-15
 南竿的北海坑道,是地區最有價值的觀光景點,也是觀光客必到的地方,對地區觀光業發展舉足輕重,可是,由於附近駐有軍隊,不知道基於何種考量,凡是觀光客進入必須登記,引起不滿聲浪,讀者投書本報,認為沒有必要。我們一向支持軍方營區管制措施,因為像重砲陣地等國防安全不容忽略,然而,北海坑道的駐軍是屬於後勤單位,秘密顧慮不高,更令人置疑的是,這種對觀光客非常草率的登記方式,能夠收到多少安全效果?讓人有擾民的感受,軍政雙方應該進一步協商,以便民和發展觀光業為重。 在中共沒有宣布放棄武力進犯之前,兩岸仍然處於敵對狀態,馬祖駐守國軍也有必要,軍方的任務與裝備,列為保密等級,在這個前提之下,重要營區和陣地必須警戒,不准一般人進入,鄉親十分瞭解,也能配合,可是,管制有一定的範圍和作用,馬祖現在已經開放觀光,特別是一個觀光景點,平日往來者眾,如果還要實施檢查或管制,觀光客作何感想?鄉親能夠接受嗎?這種動作不但對觀光業不利,軍方的形象也會受到損害。 北海坑道入口處的軍方哨所,目前對於進入的觀光客,採取登記作業,亦即,觀光客的車輛必須停下來,辦理登記手續,如果人數多連名字省略了,也算是一種方便,有時也對車廂進行檢查,我們知道登記或檢查無非是為了安全,如果問題人物在車上,他會把名字登載嗎?這種馬虎甚至敷衍了事的做法,反應出時下社會一種常態,形式重於實質。  馬祖因為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鄉親對於管制特別敏感,更為厭煩,現在實施地方自治,終於脫離軍方許多管制,今天地區開放觀光業,以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民眾對於遲來的民主自由和建設果實,無不珍惜。所謂時代在變、環境也在變,北海坑道就是在這種時空環境下得以開放,並進行整頓成為觀光景點,既然是提供觀光客遊覽的地方,假如不能來去自如,就違背常理。無獨有偶,東引的北海坑道前,也有一個軍事單位,卻沒有對通路者施以登記。其實,有些事是可以變通的,軍方即使認為這個區域,包括保養廠及據點有保密的必要,可以採其他方式,如隔開營區或建牆壁擋住視野等,都是可行的辦法,不論怎麼做,要求觀光客下車登記的做法絕不可取。 地區軍民相處半個世紀之久,一向和諧,特別是在解除戰地政務軍政分治之後,依然能夠保持雙方良好關係,馬防部司令陸華寧對地方事務和要求,只要在其能力範圍,幾乎做到有求必應的境界,他在地方很有口碑,我們希望這種關係能夠繼續維繫下去,成為地方進步的最大動力。而觀光業發展關係著地區經濟成敗,更是未來馬祖能否成長進步的關鍵,所以應該不分軍民,大家一起來,全力發展觀光業,而北海坑道是觀光業最大的資產,我們不但要全面開放,更要增加內部相關設施,發展更大的效益,且先從停止登記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