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最近陸續反映民意,指出南竿已經出現「路霸」,也有多處道路「死角」,對於行車安全和民眾權益造成傷害。這些問題和駕駛朋友守法觀念有關,也是開放社會弊病之一,值得政府重視。馬祖已經是個觀光島嶼,我們的交通秩序,不但關係著行車安全,而且影響整體形象,所以必須大力整頓交通,對於行車和停車加以嚴格規範,以產生嚇阻和改善效果。 地方開放以來,由於產業發展,促使各種民生指標提升,特別是車輛成長最為迅速。現在除了各種公務和工程車輛之外,鄉親擁有的私有汽、機車也很多,這是經濟景氣、人民生活改善的現象,具有正面的意義。我們樂見車輛數量成長,但是也憂心車輛帶來的交通問題,而且已經在南竿發生,停車「路霸」和行車「死角」,是交通的毒瘤,如果不能及時切除,後果十分嚴重,我們期待警方加強取締,更希望駕駛自重。 就「路霸」而言,這種情況原本是在大都會發生,因為停車一位難求,車主為了方便自己停車,採用各種辦法,像是使用機車「佔有」空位。這種問題的發生,有兩種因素,其一,車輛與停車位不成比例,其二,駕駛既自私也不守法。地區各鄉以南竿車輛最多,停車問題也最嚴重,特別是首善之區山隴,停車日趨困難,因而產生「路霸」。其實,就南竿大環境來看,還沒有到達車輛無處停放的地步,只是部分鄉親基於便利,希望在居家附近找停車位,大家都這麼想、這麼做,於是一些「熱門」位置供不應求,其他的車位則被閒置。 再就「死角」來看,照民意反映,南竿至少有五、六處行車死角,這些路段平日車輛往來頻繁,交通號誌卻不明確,甚至於缺少路標,駕駛朋友以自己的感覺行車,稍有不慎或大意,即使不出事也是險象環生。以往縣府大樓附近路段,經常出現違規停車事件,自從有了警察站崗之後,把行人道還給行人,是一大改善,如果能夠把執勤範圍延伸至中隴,那麼整條道路便能暢通無阻,不僅有助於行車,而且對馬祖形象也有加分作用。道路死角可以透過完整的號誌系統和警力來改善,馬祖近年來雖然車輛增加,但是其流量依然順暢,所以整頓也比較容易,重點在政府和警方有沒有去做。 一個地方交通秩序,不僅代表其人民生活品質和守法精神,也凸顯當地產業發展。今天的馬祖人,不但可以享受便捷的交通服務,而且多數家庭還有自用車代步,相較於過去雙腳走路年代,豈止是差別而已。我們能夠擁有如此生活環境,是一種福份,大家在珍惜中,更要遵守交通秩序,使車輛成為社會一種價值,如此,才能凸顯馬祖真正的經濟實力和社會進步。 不論停車「路霸」也好,行車「死角」也罷,政府和民眾都有責任,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也要政府和民眾一起來面對,一起來解決。
行車、停車問題何其多
- 200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