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期乾旱,導致南竿地區大小水庫水位急遽下降,連江縣自來水廠決定,從九月十五日起,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措施,供水三天停一天。如果乾旱持續下來,當然也不排除還有第三階段,不論採取何種方式,南竿缺水已是免不了的事實。因此,政府和軍民應該面對這個問題,除了採取限水措施之外,也要積極找尋水源,而軍民節約用水則是重點,大家能夠共體時艱,可以避免缺水問題擴大,且對大眾生活的影響,也能夠減到最低。 依據自來水廠公布資料顯示,地區往年的平均降雨量是一千零五公釐,今年到八月底為止,只有三百公釐,雨量明顯不足。更嚴重的是,颱風季節即將過去,往後降雨的機會少之又少,亦即從現在到明年春雨季節來臨前,地區(颱風雨除外)將會一直乾旱下去。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如何因應?政府在實施限水辦法之外,應該在水的來源方面著力,外地運水、地下水以及海水淡化,都是可行的方向,但要及時推動,以避免缺水問題持續惡化。 先是運水機制立即啟動。幾個月前,地區在中央支持下,已經從台灣運水來馬,當時南竿只是實施第一階段限水,亦即缺水不太嚴重,現在水庫的存量只剩下九萬多噸,更有必要實施運水。外地運水成本固然很高,但卻是非做不可,好在現今大環境比較有利,自從有了小三通這個管道之後,地區可以在兩岸之間作選擇,大陸方面又有善意的表示,是以,如果台灣無法提供水源,我們轉而向大陸要求支援,而中央對地區從大陸運水一向持反對的立場,無形中成為地區「籌碼」,我們不妨善加運用,這是現實也是機會。 其次海水淡化廠迅速啟動。南竿擁有兩組海水淡化設施,其中一組因為種種因素無法正常運作。這個問題拖延很久,對地方是一大傷害,權益也毀損,特別是在缺水的時候,應該迅速設法處理。我們知道政府在這件事務上的無奈和棘手,可是鄉親不瞭解原由,他們看的是結果,早日促使機械運作,才能得到民意的支持。如果南竿兩部機組發揮經濟效益,每天可以出水一千公噸左右,這些水量在缺水的時候,格外顯得重要。 再者充分運用地下水。地區地下水雖然不是很豐沛,但是可以應急。事實上,現在有很多鄉親對於飲用自來水,依然不是很習慣,他們轉而取用井水,以全縣水井之多,假如能夠加以清潔,使其能夠使用,對面臨乾旱的地區不無小補,尤其具有教育意義,讓大眾瞭解水源之不易。 年來,因為觀光業發展,加上鄉親生活品質提升,對於飲用水的需求也大幅提升,可是,地區的水利建設和水的來源,並未明顯增加。在供需失調的情況下,缺水問題只是遲早的問題,現在既然已經發生,我們就應該面對,縣自來水廠已經採取第二階段限水措施之外,也要在找尋水源方面著力。
缺水了!要限水也要找尋水源
- 200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