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車船處今年向中央爭取經費,將在南、北竿興建十五座候車亭,且以閩東建築呈現,逐漸取代老舊的候車亭。政府基於服務候車軍民並配合道路景觀,「除舊布新」原本無可厚非,然而,地區一些候車亭具有時代意義和歷史價值,同時候車亭完成之後如何管理,也應該列入規劃考量,不要和現在一樣,軍民使用機率不高,卻成為髒亂死角,值得相關單位重視。 南北竿兩島近年來積極於道路整建,多數路面已經翻新,在政府美化工作下,花木扶疏顯得十分美觀,然而路旁的候車亭,當時沒有配合整建,與道路景觀很不搭配,特別是一些亭台既髒亂又破損,的確需要整理和重建。因此,車船處整頓候車亭是有必要的,然而,在諸多候車亭中,也不乏造形獨特且具有歷史價值者,這些建築物是否應該拆除就值得商榷。曾經有一位榮民,他在臨終時,把一生的積蓄捐獻出來,指明在南竿興建一座候車亭,遺愛人間,類似這種建築,我們豈可草率處置? 歷史是時間的累積,戰地政務實施半個世紀期間,固然影響地方整體經濟和社會民主發展,可是,也存在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事蹟,軍事設施、政治制度,都有保存的必要。相對的,候車亭也是當時的產物,我們或許可以拆除整建,以符合現代社會需要,可是也不能一網打盡,廢除一項建築很容易,恢復原貌卻非常困難,今天地區致力觀光業發展,把軍事景點列為三大主軸之一,同時即將在北竿興建戰爭紀念公園,凡此均在凸顯早年軍事管制史蹟,候車亭可以如是觀。 再者,南北竿主要道路整建後,原有候車亭的位置與現有候車處,已經有所差距,也就是說,一些路段有亭台,卻不一定可以停靠公車,所以應慎選地點。其實,今天馬祖是國家級風景區,同時基於生態環境和道路景觀考量,道路周邊應該儘量避免出現建築物,即使是非建候車亭不可,也要非常慎重。 其次,現在候車亭使用機率不高,往往成為髒亂的死角,為人所詬病,主管單位計畫在新建的亭台中增加廁所,是否必要,有待各方討論,但是,在規劃時必須將管理機制列入。地區於地方自治後,推動不少公共建設,其中不乏外表壯觀者,可是因為沒有做好管理工作,硬體與軟體無法配合,使經濟效益大打折扣,引起民意的不滿,政府形象也受到影響。 南北竿地區自興建水泥路以來,就有候車亭的設置,在早年,不論阿兵哥或民眾,多數以公車代步,所以候車亭的使用率相對提高,現在連官兵都很少乘坐公車,特別是鄉親,幾乎把公車給忘了,乘坐機會最大的學生,可是他們於村莊上下車,與候車亭無關。因此,未來可以預見的景象,候車亭常常是空盪盪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對政府致力候車亭的興建,持保留的看法,即使要建,也要考量其歷史意義和整體景觀,慎重為宜。
候車亭拆除和興建都要慎重
- 200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