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衛生署原則同意接管金門、馬祖縣立醫院,並已研議「福建省政府金門縣、連江縣醫療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經行政院核定並完成立法程序即可實施。醫院由縣立改為署立,在層級上已經提高,當為地方所接受,可是實質功能如何?特別是醫療品質的提升和組織的擴大,應該列為首要,我們尊重中央政策,但是其前提,必須維護地方權益。 台灣省政府裁減後,省屬醫院有了不同的歸屬,連帶造成縣市醫院大調整,絕大多數都升級且直屬衛生署,只有金馬兩縣依然為縣立,但是縣立醫院設施及部份經費,則由衛生署補助。正因為如此,地方民意認為不如正本清源,把縣立醫院改為署立以符合實際,俾在醫療資源上可望獲得更多的支持。然而,一般鄉親不明究理,醫院歸屬並不重要,他們關切的是醫療服務品質,民眾這種感受和期待,多少反應了現實環境。 位處外島的金門或馬祖,過去根本沒有醫療品質可言,現今在政府積極努力下,雖然已經獲得改善,卻和民意期待相差甚遠,特別是在島上的醫院「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不像台灣有所選擇,這家醫院關係著鄉親健康,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正因為如此,地方民意才偏向縣立醫院升級,希望醫療品質提升,否則將會遭到民意的反彈。為此,我們重視縣立醫院升格進程,但是至少在組織編制和醫療水準方面,超越現況。 在組織編制方面,受限於地方財政和員額控管,現在縣立醫院的醫護人員明顯不足,特別是在地區開放觀光和國軍官兵實施全民健保之後,觀光客和阿兵哥看病,為醫院帶來沈重的負擔,這是國民的權益,也是醫院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未來醫院的醫護人員編制,必然符合實際狀況,依賴支援醫師和護理人員,總不是長久辦法。醫護人員是醫院的靈魂,缺少它,根本說不上醫療品質,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久,升格是解決問題的時候。 在醫療設施方面,最近幾年儘管中央投入不少經費,使地區醫療設施改善或增加,可是與實際需求落差仍然很大,醫療設施不足,影響醫療品質,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醫師也無能為力,如何引進醫療科技,關係著醫院的成敗。再者,離島衛生所的設施和醫護人員也嚴重不足,應該在升格規劃中一併探討。 馬祖近年來醫療品質,已有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衛生局和縣立醫院努力下,從醫療設施的引進、遠距醫療網的建立、後送體系的完成以及經常舉辦成年人體檢,鄉親感受良多,而且給予不錯的評價。面對未來醫院組織的改變,鄉親樂觀其成,但是先決條件是組織更為健全、醫療設施更為精進。對此,正在為縣立醫院升格問題而奔走的金馬兩位立法委員,應該針對問題,向中央施壓,使未來的署立醫院能夠真正發揮功能,切合地方需求。 就一個政府體制來看,能夠升級總是好的,因為中央直屬單位,不但編制高,而且經費充裕, 地方民意爭取將縣立醫院改為署立醫院的用意也在此。
醫院不論屬誰,醫療品質為重
- 200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