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消費形態也在變,以往許多產品有季節性的,例如飲料,在夏季的銷路達到高峰,冬天則無人問津,現在飲料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年輕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它,使飲料食品業大發利市。同樣的,旅遊原本也有淡季、旺季之分,可是,一些觀光點也能夠以各種名目招徠觀光客,使客源不斷。這些市場因素和變化,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機會,因此,地區觀光業也要求新求變,規劃四季不同的套餐,即使做不到全年都是旺季,至少保持一定程度的客源,觀光業有活力,經濟才有發展。 今年這個暑假,由於政府與民間充分配合,推出幾個觀光套餐,在交通暢通下,為地方觀光業掀起一陣旋風,創造地區開放觀光以來最佳的成績,然而每年的暑期不過兩個月,這個熱潮過去之後,馬祖觀光業怎麼辦?總不能停滯不前?所以要動腦筋、想辦法。其實,以地區環境特性和風俗民情,其特色如果經過包裝和宣導,必然可以成為賣點,像是從現在開始,地區是磯釣的季節,據報導,今年黑鯛已經提早到來,釣客多有斬獲,以這個課題來「操作」,對於全國廣大的釣友而言深具吸引力。其次,政府把每年的元宵訂為觀光節,台灣辦理各種燈會活動,吸引國內外大量觀光客,相較於台灣,馬祖的元宵敬神民俗也很有看頭,不妨考量以此作為觀光題材,也許能夠掀起另一波觀光熱潮。 一年不過四季,能夠擁有幾個固定的主題,再加上一些活動,就可以連貫起來,我們不妨如此作假設,春天由廟會出擊,以元宵活動為主軸,經由專業的規劃與設計,達到促銷效果;夏天注重暑期人潮,這方面政府和民間已經有了經驗,應該繼續加強;秋天當以垂釣為號召,吸引全國龐大的釣友前來;冬天又有什麼特色呢?寒假也是旅遊的重點,全國教師不在少數,讓他們感受一下馬祖的寒風,也是一種賣點。馬祖幅員有限,觀光市場很小,平常有數百位觀光客在地區流動,就算很景氣了,如果政府和民間用心,這個數字不難達成。 觀光業既要注重實質內涵,也要會包裝促銷,年來,地區觀光資源沒有什麼改變,可是觀光客卻大幅增加,其動力即來自政府與民間的配合,不論是交通費用減低、服務業品質提升以及強力的促銷方案等等,都是一種誘因,也得到良好的回響。經過幾年的努力,馬祖已經走出去,特別是在觀光市場,馬祖的口碑很不錯,許許多多到過地區的旅客,都有很好的印象,這是非常重要的起步,我們應該穩健地走下去。 整體而言,現在馬祖的觀光業只是一棵幼苗,正因為是幼苗,可以施以不同的肥料,產生不同的成品。據媒體報導,國內今年有一種文旦,每台斤賣到四、五百元,遠遠超過麻豆文旦價值,農友說,他是用牛奶雞蛋作為肥料,馬祖這棵觀光幼苗,也要好好灌溉,投入心力,才能開出優質的果實。
塑造四季如春的觀光環境
- 200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