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電廠動工,地方整體收益

  • 2003-10-09
 一波三折的南竿珠山電廠,在長期溝通協調下,終於得到民意的認同,並在前天正式動土興建。這個電廠不僅關係到南竿、北竿百年用電,其他離島也間接受惠,因為現有機組可以支援,因此,這項工程完成之後,未來各地用電不虞缺乏,而充裕的電力帶動產業發展,是地方整體收益。 民主社會,許多關係到環境保護和人民權益的建設,都會受到重視或爭議,重要的是,地方鄉親能夠理性面對,且以地方整體發展為重,經由溝通而達成共識,珠山電廠就是在這種氛圍下得以推動,這是一次很好的範例,可以作為未來公共建設參考。馬祖長久以來都保持著純樸的社會,人民也很通理,所以在這個島上,很少出現嚴重治安問題,鄉親對於公共建設尤其珍惜,非萬不得已,大致不會提出太多意見。而民眾表現於珠山電廠的情緒,正說明地方環保意識抬頭,這種情緒對地方整體發展,具有正面意義。 台電自經營地區電力數十年以來,都是呈現虧損狀況,同時,電力提供隨著地方開放、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品質而提升,台電的赤字也不斷增加,每年達數億元之多。儘管如此,台電依然積極於地區投資,珠山電廠經費就達三十多億,這種關注外島的作為,不論是基於何種考量,都值得肯定。相對於台電的作為,地區鄉親的表現也不差,儘管在珠山電廠提出計畫初期,鄉親有不同的意見,那是注重環保、熱愛這塊土地和維護權益的自然流露,最後在業主說明下,終於平和收場,十分可貴。 民主社會最大的特色,在於個人意見充分表達和民意受到尊重,當公共建設涉及到環保和人民權益問題時,民眾表達意見甚至抗議都是正常的。我們重視過程,鄉親沒有無理取鬧,地區有別於台灣某些縣市,往往把單純的環保問題,染上利益或政治色彩,使之複雜化。我們以為,政府不論致力何種公共政策,都要接受民意的檢驗,如此,不但促使政策趨於完整,而且符合大眾需求。 這項工程最大的爭議是環保,因為廠址設在清水和珠螺之間,不但是交通要道,而且瀕臨海岸,又緊鄰社區,不論現在施工和未來電廠營運,都要特別注重環保。就施工而言,工地管理、建材運輸以及施工噪音等等,稍有疏忽,就會引起民怨,至於未來營運,更要絕對要求,希望地方政府環保單位也能主動出擊,嚴格把關。我們知道許多工程在推動時,難免對環境造成衝擊,可是如果廠商用心、監工嚴格、業主重視,可使環保問題減到最低,而做好環保工作,也是政府對鄉親的承諾。 時空環境在變,民眾觀念也在變,過去政府致力公共建設,鄉親視為一種「德政」,現在則有不同的意見,我們深感欣慰的是,鄉親在意見表達中,能夠以環保、生態和地方整體利益為重,這是馬祖成長的動力,我們樂見這種改變和結果。